※ 引述《syearth (sysearth)》之銘言:
: 請問一下
: 一樣是花1799元
: 你會買理科太太的課 還是去看諮商?
: 當然是買理科太太的課
: 心理諮商有效果保證嗎?
PS有一點點美劇《浪子神探》的劇透,請小心,謝謝。
我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再說說我的經歷,並且說說我對理科太太這件事情的看法,
最後花一點篇幅來回答你最後一個問題。
首先,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
我會留著買一些書或者遊戲、甚至看電影、電視劇,重點在於反思與反省。
在我看來說遊戲中的選擇很可以看出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夠進行許多反思與反省的。
諮商對於我們這些諮商者而言,
重點在於「情感宣洩」、「接受感覺」、「解決疑惑」、「理解盲點」,
問題這些事情不只是在每一星期一小時的諮商時間可以做,其他的時間也可以做啊,
所以我會花錢買一點書或者一些遊戲來玩。
然而諮商有沒有效果,一句話屁話但是卻是鐵則:因人而異。
我念研究所的時候,為了處理跟第一任女朋友分手的問題,而去諮商,
後來又跑去一般精神科診所進行成人心理治療,諮商大概持續四年,
請原諒文科研究所要念這麼長時間,精神科診所成人心理治療也差不多時間,
直到現在我有空還是會排時間去,算一算七八年過去。
在這期間,我也寫了無數的諮商筆記與心理治療筆記,
甚至用魚骨圖來分析我人生某件事情的過程與反應。
不過這些東西我全部都丟給我的諮商師和精神科醫生,我手上沒有留這些東西。
然而這也導致精神科診所櫃台護理人員有一次跟我結帳之後寒暄,
她三分玩笑、七分嚴肅的說道:「你要影印你的病歷資料的話,麻煩提早一星期告訴我,
你的資料太厚了,需要一星期的時間來處理。」我在那邊大笑了起來。
因此這牽扯到我對於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的反應,
並不是像是大眾所說的她沒有相關執照云云,我根本不在意這種事情,
我反而是驚訝與困惑的是諮商100多個小時就可以自稱「學姐」,
那我應該要自稱「大學長」才是,更不要說「諮商筆記」能夠拿來變現這種事情了。
然而,心理諮商的效果保證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感覺沒效,有些人感覺有效。
然而諮商一兩次鐵定沒有效,但是諮商是需要長時間進行的,
那麼長時間相處需要的是「信任」,也就說你必須花時間跟諮商師或者精神科醫師相處,
並且信任他,但是這不代表每一個人都做得到,而且現實中有許多執行難礙之處,
更不要說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筆諮商或者心理治療費用是沉重的負擔。
根本看不到所謂的CP值,而且另外一方面如果今天發生某件事情,
因此你想起來十年前某次諮商或者心理治療過程,
你的諮商師或者精神科醫師跟你講過某一句話,
因此你對人生的想法與做法有所改變,可是在那當下你絲毫沒有感覺,
直到十年後今天你才意識到你某些地方真的改變了,
這樣算是諮商或者心理治療有效還是沒效呢?
因此短時間是真的看不出來成效的,至少我的經歷是這樣的,
我都覺得前三個月甚至前半年的諮商和成人心理治療都真的像是聊天。
大多數是花時間培養彼此的信任,至少是培養你對諮商師與精神科醫師的信任。
我覺得人的心靈就像是一座城堡,而「信任」就是那一把打開城堡的鑰匙,
當你要把城堡鑰匙交出去,讓另一個人走你的城堡,是需要跟對方有極大的信任感,
甚至需要絕對的勇氣的,有些人對另一個人是永遠都不會交出鑰匙,
有人則是會因為某個契機而交出鑰匙的。
這讓我想起美劇《浪子神探》演到男主角小時候,
會因為他的諮商師有著某種他最喜歡的口味的棒棒糖,而願意繼續接受諮商。
即使以諮商專業角度判斷他的諮商師並不是最適合他的。
我當時看到這一幕,愣了一下,媽啊,那根特殊口味的棒棒糖就是「城堡鑰匙」啊。
而且我說的是「信任」並不是「喜歡」,
我當然相信有些人是很喜歡他的諮商師或者精神科醫師的,
但是我個人當初選擇諮商師或者精神科醫師就是希望能夠讓他點出我的盲點,
安慰我反而是其次的事情。因此我信任我的諮商師或者精神科醫師,
但是不代表我要喜歡他們。
然而自身花費大量的時間培養對對方的信任與自身勇氣之後,
才會開始共同努力來解決那些困擾內心的問題,
我的精神科醫生常常跟我說我們在一起工作,
我們的共同工作目標就是解決我的情緒上的困擾。這點我後來覺得她很厲害,
避免使用「治療」、「醫生」、「病人」來讓我更願意接受「心理治療」。
我自己則會說自己是吟遊詩人,歌頌的是自我史詩(中二病!),
我個人很討厭對方一進來問我好不好?用這種閒聊方式開場,
所以我通常準備好某一個故事,某一個人生片段,用我的角度來訴說這個故事,
包括我的反應和情緒,那麼諮商師或者精神科醫師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當然常常是說著說著我就哭/怒了,然後邊哭/怒邊講。
不然就諮商師或者精神科醫師一說某句話,立馬紅了眼眶或者暴怒了起來。
這些情緒反應都是對自己有意義的,當回頭來看這些事情若能啞然失笑,
這就是諮商或者心理治療能夠帶給你我最大的意義了。
諮商和心理治療兩三年過去了,這些令人有負面情緒的事情講完了,
我則會開始關心我的三觀與訴說故事的方式,
就好像我上述說到我很喜歡用「城堡」比喻人的心靈,心性接近王陽明(明末那個),
發生事情通常習慣自我指責、自我憎恨,就是都是they的錯的完全相反版本。
到最後,不論是諮商還是心理治療,都是要讓你我看見並且接受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看到自己的優點,接受自己的缺點,
理解自己的限制,知道自己的地雷。
這些就是諮商或者心理治療能夠帶給你我最大的意義了。
不管怎樣,還是好羨慕「100多小時的諮商筆記」能夠圈到這麼多錢。
然而我自己也有私心的,希望能夠多打一點諮商心得,讓我能買顆羅組一下悔恨巨神刃,
讓我一發入魂。就這樣的1000P幣版本的「諮商筆記」,謝謝大家不厭其煩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