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太少或南科搶水?嘉南明年一期作停灌,稻米產業鏈哀鴻遍野 青農怒:再休耕會暴動
上下游
記者 林怡均
2022 年 12 月 13 日
工業用水增加又沒下雨,嘉南平原 2023 年一期作將停灌休耕 1.9 萬公頃!
今年嘉南地區下半年降雨量僅為歷年同期的四成,經濟部在12 月 9 日宣布嘉南地區明年一
期作停灌,農委會則將提供補償給農民、育苗、代耕、稻穀烘乾業者以及良質米集團產區,
農民最高每公頃可領 9.6 萬元,代耕農機最高救助金額為 20 萬元。
經濟部與農委會均強調,因為降雨量過少才停灌,且已開協調會取得多數農民同意。但南科
園區用水量不斷增加,政府卻隻字不提。嘉南農民表示,協調會僅是官方單方面布達政策,
他們也觀察到官方把農業用水的順位擺在工業用水之後,農民是「不得不」接受停灌。
嘉南平原從農民到育苗、代耕業者對於停灌政策均感無奈,尤其台南地區歷經 2021 年缺水
停灌,2022 年輪到大區輪作,2023 年又要停灌,等於連續三年都沒有一期作。青農氣憤表
示,《水利法》中明訂農業用水供水順位優於工業用水,但政府在缺水時卻先犧牲農業用水
,政府鼓勵青農返鄉,卻剝奪農民工作權,「我們回鄉務農不是為了領補助!」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0/10/%E4%B9%BE%E6%97%B1.jpg
南部水情不樂觀,嘉南平原又將停灌。(攝影/蔡佳珊)
農水署:多數農民同意停灌
水情不樂觀讓經濟部決定嘉南地區 2023 年一期作全面停灌。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明,今
年中北地區降雨都正常,汛期結束時水庫水位都已達滿庫,但南部 6 月後的降雨量比往年
少六成,目前曾文及烏山頭水庫合計蓄水量僅有 2 億噸,考量到嘉南地區每日公共用水約
需 130 萬公噸,明年上半年至少需要 1.8 億噸,基於風險控管才決定停灌。
王藝峰強調,停灌是水利署與農田水利署共同決定。對此,農水署署長蔡昇甫解釋,一期作
供灌至少要 1.5 億噸的水,加上雜糧共計需 1.9 億,「如果(蓄水量)有 3 億噸,那還
有局部供灌的機會」,但現在只有 2 億噸,因此農水署在徵詢農民意見後,多數農民都同
意停灌,並表示「要停就一起停」。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0/11/IMG_2396.jpg
農田屢次讓水給工業使用,農民「不得不配合」。圖為去年農民田守喜至行政院抗議停灌。
(攝影/楊語芸)
工業用水逐年增長,南科排擠農業用水
儘管經濟部和農委會不斷強調:決議停灌是因應降雨不足,不過,農民質疑「到底是真的雨
下太少,還是因為南科要用水?」嘉義縣水稻育苗協會理事長林武平直言,過去也曾遇到沒
颱風補充水庫、導致停灌,頻率頂多五、六年一次,現在變成兩、三年一次,2021 年停灌
,2023 年又要停灌。
不只林武平懷疑,台南市官田區青農聯誼會會長陳鴻偉也認為,南科是加劇缺水的關鍵。陳
鴻偉平常除了種稻還身兼掌水工,「過去就算沒有下雨,水位也沒有這麼低過」,他懷疑,
工業用水逐年增加,加重了水庫的負擔。
對於農民的質疑,王藝峰回應,已經要求科學園區和工業區節水,南科目前每日節水8%,工
業局所轄工業區節水量也已達 5.2%。《上下游》進一步詢問南科每日用水量時,水利署僅
表示,經濟部能掌握的只有自來水系統,且工業用水不見得只使用自來水。
然而,綜合過去各家媒體報導可看出,南科平均每月用水量已經登上全台三大科技產業聚落
之首,2021 年南科每日用水量 17 萬公噸,2022 年已經成長到 20 萬公噸,意即現在每個
月需水量高達 600 萬公噸,且預估 2026 年的每日用水量需求還會增至 32.5 萬噸。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2/12/Southern_Taiwan_Science_Park_Ying_Xi
_Lake.jpg
南部科學園區用水量日增。(圖片來源/Wikimedia)
中央:停灌有補償 農民:不得不接受
依據《水利法》第 18 條之 1,用水標的順序為:家用及公共給水、農業用水、水力用水、
工業用水。換言之,農業用水的順序在工業用水之前。但遇到缺水,中央政府卻決定沒收農
業用水,而工業用水則只需節水 5%,如此決策對不同產業是否有不公平的差別待遇?王藝
峰回應:「沒有所謂公不公平,對於停灌區域權益受損的農民,都會給予適當補償」。
農水署強調,協調會時多數農民均同意停灌。但《上下游》採訪發現並非如此,某位參加協
調會的農民透露,所謂的協調會僅僅只是政策布達,現在農水全都掌握在公部門手中,農民
根本沒有說不的權利,所有人都是「不得不接受」。
救助金補償稻農與相關產業
蔡昇甫表示,農委會提供農民停灌補償,不會讓農民權益受損。停灌區內受影響的農民,每
公頃最高可救助 9.6 萬元,相關產業的也有救助措施,已育秧苗每公頃補償 8,750 元,減
育秧苗每公頃救助 2,500 元。
代耕農機部分,按經營規模計算,每台最高救助金額為曳引機 20 萬元、插秧機 10 萬元及
收穫機 20 萬元;稻穀烘乾業者按乾燥機總設置容量與烘乾批次計算,每批次每公噸救助 3
30 元;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按業者實際購穀數量,每公噸救助 350 元,此外,農業專業
貸款利息亦有補貼。
水稻產業鏈受重創 農民工作權被剝奪
嘉義稻農黃俊傑種有十幾甲水稻,平時也會開插秧機和割稻機替鄉親代耕,他的田和代耕的
田停灌面積加總約 80 公頃,生計大受影響;嘉義縣水稻協會秘書葉漢衝本來每年一期作會
有 20 萬片秧苗的訂單,現在只剩下 10 萬片出頭,粗估收入損失 200 多萬。台南市後壁
區芳榮米廠行銷總監張美雪則表示,停灌時碾米廠無法就近收米,只能向其他縣市調貨,但
調貨的價差和運費都會墊高經營成本。
農委會雖提供停灌補償,但農民不見得能受益。陳鴻偉指出,農委會說停灌補償對象是實耕
者,但不少人是口頭承租農地,地主會要求分一杯羹,實耕者為了後續能順利承租,也只能
答應。他建議農委會應調整名目,將「停灌補償」調整為「旱災災損」,災損名目會讓實耕
者比較好跟地主談。
陳鴻偉更直言,政府鼓勵青農返鄉,每個返鄉青農身上都揹了貸款、要養家,現在卻因為工
業用水需求,而犧牲農業用水,形同剝奪了農民的工作權,「我們回家是為了做想做的工作
,不是為了領補助,如果天災不能避免,那就應該調整政策」。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0/10/S__6594680-1536x864.jpg
停灌是天災還是人禍?過去即使雨水較少也沒停灌,農民認為是南科工業搶水(照片提供/
郭苡莘)
台南連三年不種一期作,整體水稻產業恐萎縮
比起本次停灌,農民、育苗、代耕業者更擔心的是水稻產業的未來。台南水稻育苗業者胡育
旗表示,台南地區 2021 年和 2023 年的一期作都遭遇停灌,農委會今年開始推行的大區輪
作、稻作四選三等政策,使得台南今年有近七成農民也未種植一期作,以現行政策推算,20
24 年又將輪到台南地區一期作休耕,「這會讓整個水稻產業鏈都暴動!」
嘉南地區牽一髮而動全身,葉漢衝說明,台南的水稻育苗場僅 30 多家,整個台南地區有三
分之一的水稻苗由嘉義縣供應,倘若台南一直沒有種水稻,嘉義的育苗場會越來越難經營,
「這不只是南部的事,中北部的水稻苗也多是南部苗場供應」。今年育苗場靠停灌補償過活
,勉強過一天算一天,但長期來看,需求不斷下降,工作量減少,工人會跑走,對整體產業
是負面打擊。
不只育苗場擔憂,代耕農戶同樣憂心忡忡。黃俊傑直言,代耕投資的農機具所費不貲,「越
來越貴,大家都是貸款買的」,賺進來的錢大部分拿去還貸款,剩下的錢則養家餬口,等到
存了一筆錢,手上農機也舊了,又要買新的,今年領到的停灌補償也會拿去繳貸款,「比起
拿補助款,我還是想要繼續工作,不然壓力真的很大,偶爾一次休耕可以當放假,連續好幾
年沒工作,有的人撐不住可能會想不開喔!」
https://bit.ly/3YlyuQ0
水稻育苗業者擔憂,停灌會造成秧苗需求降低,長期來看會重擊稻米產業。(照片提供/胡
育旗)
水稻黏質土不適合種雜糧,政策應改為提升稻米品質
農委會推行大區輪灌、鼓勵農民轉作雜糧旱作,是為了減輕公糧庫存壓力並節約用水,稻農
認為,此政策必須檢討,否則將造成大量離農潮。林武平指出,水稻田的土壤為黏質土、排
水較慢,雜糧作物需要的是排水良好的土壤,現在鼓勵水稻田轉作黑豆,每分地收成非常差
,願意參與的農民都只能靠補助過活,「這還有什麼意義?」
林武平認為,水稻是所有作物中產業分工最嚴密的,一旦出現中斷就不易恢復,政府若認為
水稻生產過剩,那應該提升整體水稻產業的品質,例如:鼓勵農民使用有機質肥料,如此一
來,整體水稻產量就會減少,但土壤、環境和稻米品質會更好。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7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