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美國核融合記者會

作者: l88 (188)   2022-12-14 11:20:09
※ 引述《linzero (【林】)》之銘言:
: 所以這次的意義在於
: 並非以往托克瑪克型
: 且Q值達到1.5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218.35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70986696.A.706.html
: 推 Dcwei: 是哦真的假的 555555555 180.217.67.242 12/14 10:58
: ※ 編輯: linzero (36.226.218.35 臺灣), 12/14/2022 11:02:12
: 推 Marty: Q達到1.5根本就是劃世紀的突破了... 118.169.229.193 12/14 11:00
Q值多高都沒用 看一堆鄉民一值狂high什麼要能源革命了就想笑
NIF這種設計先回答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就是如果要商用 該如何連續操作?
NIF的原理基本上就注定操作是batch式的 每次點火都是獨立的 沒辦法設計成連續性製程
然後那個燃料小球要製備 所費不貲 點火用的雷射目前也是要蓄能 才能瞬間打出那一發
根本無法連續操作 就算你今天Q值100 這個根本性的問題除非解決不然要怎麼變成發電廠?
所以說這次記者會的意義不如說 NIF證實了Q值>1實務是上可能的 但就這樣而已 沒了
NIF的設計除非有什麼橫空出世的神奇設計 不然要拿來當成發電用 幾乎是不可能的
大家花那麼多力氣搞Tokamak、仿星器又不是白痴 電漿式的如果可以持續維持在臨界值以上
才是真正有辦法連續生產電力
還有全世界其實只有美國搞慣性約束 原因也很簡單 根本不是美國超天才 而是這種裝置
只有美國有建造 非常貴 當初是為了模擬核爆下的高溫高壓物理狀態而建的
搞核融合只是附帶 (當然現在變成主要工作了 畢竟前面那些核爆狀態都實驗得差不多了)
其他國家沒這麼求 NIF又很貴 設計上又無法直接轉成連續式的發電設施 當然不走這條路
其實美國也有參與ITER 也有其他單位在搞Tokamak 也有一些新設計像是洛馬那些軍火商在搞
但如果目標是發電的 清一色通通都是走電漿路線的 NIF這次突破聽起來很屌 很可惜
物理意義遠大於實際發電意義 甚至可以說對主流電漿核融合發電毫無幫助
因為電漿式的重點一直都在於如何控制高溫電漿 點火這種東西根本沒任何人care
然後說真的核融合明明科普文一大堆 但是一堆人看到核融合都各種起乩也實在太好笑
像之前什麼美國高中生車庫搞出核融合 阿那種就最常見的fusor 跟能拿來發電的電漿式
根本就完全兩碼事 偏偏一堆人看了就高潮 wiki隨便搜一下就知道fusor是啥東西....
還有上月球就提到什麼要霸占駭三 人類連點燃溫度最低的氘氚(DT)反應都搞不定了
氦三在現在根本就完全0價值 是的 0價值 兩個只各帶一個正電的原子核fussion都搞不定
還想要挑戰一正電+兩正電的原子核融合? 真的別鬧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