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們家吃水餃,
為了complete這一餐在回家之前我去超市買了一瓶水餃醬,
在等待結帳的時候我瞅見了旁邊的架子上一大堆的過年用品,
圓形年糕、紅包、還有素三牲。
看著素三牲的價錢($150),我的客家精神被喚醒了。
回家的時候就跟我媽提議,為了要讓我們明年的日本旅行能夠玩得更盡興,
所以我們今年過年三牲就用素三牲就好,反正阿婆也不在了,
買再好的肉也沒意義了。
然後我媽就一口回絕:不行!
說素三牲都是化學添加物(我看起來它像麵包?)三牲就是要去市場買肉回來拜,
過年就花這一次她一點都不想妥協。
還說以前人家就只有過年才有辦法吃到肉......
既然都說到這樣我就不繼續爭下去了,不過心裡還是很想吐槽
以前只有過年可以吃肉那是你家的往事阿,現在我們家哪天沒肉吃了?
是說或許是我所生長的環境大家都跟我媽一樣的信念,
從小到大我還真的沒有看過有人拜素三牲的,雖然在商店裡有看過果凍或是麵包的,
但那感覺都像是擺在架上滯銷的,
就像HTC的手機一樣,你知道有這個東西,但沒看過有人拿。
仔細想一想,素三牲這樣的產品定位究竟是為了滿足什麼消費群眾?
除了像我這樣對於拜拜不是這麼熱衷的客家人之外,還有什麼人會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