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安安,隔壁棚休賽季
目前正在論戰有運動選手參加小型國際賽
改服補充兵,只要進軍營12天後列管5年
卻傳出有意不在列管期間應邀出戰更大型的國際賽
相關法規在國家體育競技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
……棒球、籃球……之選手,經全國性體育運動團體公開選拔
,代表國家參加最近一屆下列比賽者,由行政院核定為國家隊:
奧運(含資格賽)、亞運、世大運、東亞運、世界正式錦標賽(含資格賽)、亞洲錦標賽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40025
(附全國法規資料庫連結,文章只列棒籃是因為這兩項目前台灣有商業性職業化)
撇開個案不談,這規定是希望用兵役解套當誘因鼓勵選手為國爭光
但為國爭光很抽象……
其實除了體育選手外,各行各業都可以找得到一套合理化只服補充兵的實質理由吧
例如
醫生當兵的四個月,拉去醫院急診說不定能救回數位潛在兵員
工程師當兵的四個月拉到台積輪班,厚實晶片產業美國爸爸更有保護台灣的理由
律師當兵的四個月跑去接義務辯護,保障中低收入戶、原住民的訴訟權
證券分析師當兵的四個月,去幫國安基金分析如何進出,護盤外還能充實國庫
作家當兵的四個月,說不定想到一個足以暢銷全球的靈感
公務員要當兵的留在原機關,其他同事不用幫忙做他的業務
這些好處都比為國爭光實際太多了
所以為什麼只有體育選手可以多一個服補充兵的管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