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專家:黨為面子造假死亡數據 騙不了中國人

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2023-01-12 21:33:42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專家:黨為面子造假死亡數據 騙不了中國人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B2IHcyi.jpg
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CMC)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資料圖。(蘇子清/大紀
元)
【大紀元2023年0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
CMC)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日前在《日經亞洲》撰文說,北京為面子造假卻欺騙不
了中國人,因為智能手機、互聯網和城市生活已使得類似掩蓋大饑荒的悲劇不可能在中國
重演。
多家媒體報導,自北京上個月放棄COVID-19清零政策以來,中國的感染人數激增導致醫院
人滿為患,火葬場不堪重負,這些都表明COVID死亡人數正在飆升。
然而,中共政府卻在竭盡全力隱瞞生命代價和痛苦。它收窄的COVID死亡界定意味著大多
數與病毒相關的死亡不會被統計在內,這也使得當局報告的COVID死亡人數低得令人難以
信服。
從去年12月8日到12月23日,中共國家衛健委的官方數據說,只有7人死於COVID。但對應
的場景是,火葬場運轉不過來,屍體甚至都堆積到室外。
裴敏欣表示,中共政府有強烈的動機隱藏中國在混亂開放下發生的災難,因為它當然不想
承擔「缺乏準備」的責任,雖然外界早就普遍預期到會有「退出浪潮」。「退出浪潮」指
,中共突然退出清零政策時,會有大量人群染疫。
有研究估計,疫情激增造成的中國死亡嚴重程度,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達到100萬或更多
。裴敏欣表示,這次COVID激增將成為和平時期中國自1959~1961年大躍進之後、大饑荒
以來的最致命事件。大饑荒時期,估計有3,600萬人死於飢餓。
他說,為了掩蓋COVID災難,當今的中共領導人可能會想重複毛澤東當時使用的相同策略

大饑荒期間,有數以千萬計的人被餓死、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毛澤東政權對內實施了嚴
格的審查制度。結果,災難的嚴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向公眾隱瞞了。饑荒結束後,黨的宣
傳機器將大躍進之後的經濟崩潰歸咎於根本不存在的自然災害。時至今日,黨將饑荒時期
錯誤地稱為「三年自然災害」。
裴敏欣表示,審查制度和粉飾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共得以向中國人民隱瞞歷史上最嚴重饑荒
的真相。除了少數研究人員外,大多數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對這一事件知之甚少。
不過,共產黨如果認為,可以依靠謊言和審查來掩蓋COVID災難,它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因為今天的中國與毛澤東時代完全不同。
裴敏欣分析說,大躍進饑荒肆虐全國時,有80%的中國人生活在農村,大多數受害者是農
民,沒有政治權力,也沒有辦法記錄他們的苦難。如今,根據最新的官方數據,64%的人
口居住在城市地區,這意味著大多數COVID死亡者將是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城市居民。
社會精英和中產階級成員可能占死亡人數的很大一部分。
其次,與60年前不同的還有,今天的中國人,包括農村人口,都擁有記錄和保存集體記憶
的技術手段,比如手機。
中國人現在可以輕鬆記錄和傳播COVID激增造成的破壞的真實程度。儘管有審查制度,但
精明的社交媒體用戶總能繞過當局的監控、發布圖片和視頻,以揭穿官方宣傳的謊言,即
只有極少數人死於COVID。
中國民間會詳細記錄和精心保存在COVID激增期間所遭受的創傷。
再次,由於「退出浪潮」將影響中國很大一部分人口,因此今天的情況與2020年初武漢爆
發的疫情幾乎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雖然政府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隱瞞了武漢這座擁有1100萬人口的城市遭受的破壞,但當局沒
有能力阻止14億人與他們的朋友和家人分擔損失,並讓這場悲劇成為未來幾年的痛苦話題

裴敏欣提醒說,中國人如何銘記和評價他們在COVID激增期間的經歷,可能會給黨帶來真
正的政治後果。
「至少,黨精心打造的無所不能的形象被這些令人心碎的故事打成了碎片,人們在醫院等
候區等著死亡以及火葬場屍體堆積成堆……黨內可能會出現裂痕,因為官員們試圖推卸責
任並平息公眾的憤怒。」他說。
最終,對北京來說,玩弄COVID激增造成的死亡數據將是一個失敗的提議。
「虛構的數字或許會使北京政府在面上看起來不錯,但它們欺騙不了任何人,尤其是所有
中國人民。」裴敏欣說。
他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普通個人對這場悲劇的回憶將在其他普通民眾中產生更強烈、
更可信的共鳴。
「由於在政治信息傳遞中,故事勝過統計數據,北京政府通過偽造文書而不是告訴人民殘
酷的真相,它下了一個錯誤的賭注。」裴敏欣總結道。
責任編輯:李寰宇#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1/10/n13903998.htm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