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央社
2.記者署名:
曾婷瑄
巴黎第一間台灣素食店 法饕客大讚台式創意風味
旅法台僑秦怡婷從原本醫護工作轉換跑道,因COVID-19失去至親後決定開設巴黎第一間台灣素食餐廳Chez Eating,為饕客帶來台式風味的素食饗宴,也盼做好國民外交,讓更多人認識台灣。
秦怡婷原本在台灣是放射診斷科人員,最初與法國結緣只因覺得法國香頌很美,便開始學習法文,並在工作幾年後來法國留學。原本只打算停留1年,沒想到人生軌跡因此改變,至今旅法近20年。
她在第戎(Dijon)結識未來的先生,但1年後回台兩人只能開啟6年的遠距離戀愛馬拉松,直到2007年在法國結為連理。
由於台灣放射科背景無法在法國獲得同等學歷認證,秦怡婷必須另謀出路,剛好老家是做「紅龜粿」,因此她對於手作甜食有從小就培養出熟悉感,便決定學習這門手藝。
然而事與願違,年過30又沒有正規法國甜點店經驗的秦怡婷找不到工作,最後開始在法國多家台灣與日本餐廳工作。10年間從打工人做到主廚,對食譜研發與餐飲經營逐漸累積了自己的想法。
2020年1月,秦怡婷辭職準備大展身手,在巴黎開創自己的路。沒想到2個月後,COVID-19疫情打亂計畫,一切延後,她又暫時回到員工身分。
更糟的是,疫情期間一位至親因感染而驟逝,心痛讓秦怡婷一度失去戰鬥的力氣。
沈澱一段時間後,她想起那位至親對她創業的鼓勵與信任,朋友也一路陪伴,因此決定跨出這一步。秦怡婷說:「心中還是有那把火,這個念頭支撐了我,我不希望來法國只為另一半而活,也要為自己而活,把我的手藝展現給大家。」
至親的離開讓秦怡婷反思人類和環境的關係,自問餐飲業如何為環境有所貢獻,突然開素食餐廳的念頭閃過,起初連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雖然母親茹素,但她本身並不吃素。
後來她開始嘗試一天一素餐,覺得理念可行,便踏上巴黎第一間台灣素食餐廳Chez Eating冒險之路,「少一餐肉,就是更善待環境一些,希望把善意傳遞出去」。
準備租店面時,發現房東正巧是台灣餐廳的粉絲,最愛牛肉麵。靠著台灣美食的魅力,麻煩的店面租賃順利完成,餐廳10月10日開幕當天,房東一家依約成為店裡第一組客人。
因母親茹素,所以秦怡婷對台灣素食料理有一定認識,但她不用素食加工品,而是活用台灣食材與醬料,在台式料理中加上亞洲元素與創意,例如台灣的桔醬、豆包、客家婆菜、燕麥奶高湯等,都在秦怡婷手中展現新意。
據法國國家農水產機構(FranceAgriMer)資料,法國茹素者占2.2%,低於全球平均5%,純素料理的市場相對較小。秦怡婷說,7成客人都非素食者,但法國人樂於嘗試,因此須以味道留住客人。
在附近工作的吉米(Jimi)和馬提斯(Mathis)都是肉食主義者,卻也是店裡常客,他們告訴中央社,會光顧是因為很美味也很有創意,「不會特別覺得是在吃素」。
常客季佑(Guillaume)則吃素,他之前未在Google上為任何餐廳留評論,Chez Eating讓他破例了,「這裡已成為我最愛的餐廳,現在我很想造訪台灣」。
他表示料理非常細膩和精準,基本食材在秦怡婷創意巧手下總有不同味道和口感;料理和醬汁也非常多元。另外,老闆的熱情好客也是受歡迎的原因。
秦怡婷總會在客人好奇詢問時藉機介紹台灣食材並推廣家鄉。她向中央社說,想讓法國人更認識台灣料理。「在國外的台灣人一定都會想介紹家鄉的東西,用台灣的產品做出屬於自己的味道,希望讓他們對台灣有好印象,盡己努力做國民外交。」
記者詢問希望這家店為客人帶來什麼,秦怡婷笑著指向暖黃色調的店門與內裝,表示初衷就是希望客人來到店裡有「維他命C」和「充電」的感覺。「在這裡,無論是空間和食物都是友善的,希望回饋這土地上曾幫助過我的所有人。」(編輯:高照芬)1120120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120005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