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朝鮮日報
2.記者署名:
金成謨、鄭錫愚
3.完整新聞標題:
韓國連續12個月貿易逆差 相隔隔25年零9個月
4.完整新聞內文:
韓國貿易收支相隔25年連續12個月出現逆差。由於半導體和對中國出口不振,支撐
韓國經濟的出口連續5個月減少,危機感正在增加。
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關稅廳1日表示,韓國2月份的貿易收支出現了53億美元的逆差。
自去年3月以來一直持續虧損。貿易逆差持續12個月以上是自1995年1月到1997年5月
以後25年又9個月以來的第一次。
出口減少是因爲以金額爲準,佔出口約10%的半導體和佔20%的對中國出口未能擺脫
低迷狀態。佔半導體出口60%的DRAM、NAND型閃存等存儲器半導體因需求不振,價格
下降,半導體庫存正在增加。2月份半導體出口同比減少42.5%,連續7個月呈現負增
長。對中出口減少24.2%,自去年6月以後連續9個月呈減少趨勢。對中國貿易逆差爲
11.38億美元,自去年10月以後連續5個月出現逆差。
2月份出口同比減少7.5%,達到501億美元,連續5個月呈減少趨勢。這是自2020年
3月至8月因新型冠狀病毒世界經濟遭受巨大打擊以來的第一次。1月份呈現減少趨勢
的進口在2月份增加了3.6%,使貿易收支進一步惡化。由於冬季供暖需求,天然氣進
口增加了70%以上,能源進口額增加了兩位數。結果,今年1月和2月出現了179.56億
美元的貿易逆差。這是史上最高紀錄——去年貿易逆差(477.85億美元)的38%。
也有人擔心由於出口減少,貿易赤字持續,低成長有可能固定下來。去年,韓國的
經濟成長率爲2.6%,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成長率(2.9%)
0.3個百分點。2021年也只實現了4.1%的成長,低於OECD的平均值(5.7%)。經濟成
長率連續2年低於OECD平均水準為自1996年加入OECD以來的第一次。
2021年韓國的成長率相對較低,是因爲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其他OECD成員國
的平均成長率下降到-4.4%時,韓國以-0.7%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去年在沒有發生
大危機的情況下,低於OECD的平均水平。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進一步下降,甚至出現了
"有可能成爲固定低成長元年"(大韓商會專家調查)的預測。韓國銀行在2月份的"經
濟展望"中將今年韓國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1.7%下調至1.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在1月份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韓國的成長率爲1.7%,低於陷入長期低成長的日本
(1.8%)。
現代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室室長朱元表示:"由於出口不振,經濟蕭條的長期化有可能
成爲現實。爲了讓企業投資增加,急需抑制利率的不確定性與支持援助出口的政策。"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chosunonline.com/site/data/html_dir/2023/03/02/2023030280032.html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