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肝膽腸胃科太腸王醫師。
上次跟大家聊完有關胃鏡檢查的種種細節,這次延續上次的主題跟大家解釋一下到底
什麼是"無痛"內視鏡。
首先要請大家無視市面上一大堆林林總總的不同用詞,
"無痛","減痛","舒眠","朦朧"麻醉還有其他奇奇怪怪的稱呼,
都不是真正的醫學用詞,比較像是宣傳標語。
絕大多數內視鏡使用的麻醉應該被叫做"輕中度鎮靜"。
這是指一種麻醉的深度。病人在接受輕中度鎮靜時,理想上應該要呈現意識矇矓,
但對於語言及輕觸等刺激有反應,同時能夠維持自發性呼吸及心血管功能的狀態。
對於一般的胃鏡大腸鏡檢查來說,輕中度麻醉已經足夠讓病人好好接受檢查不會感到特別
不適,又能保證一定程度上的安全。
所以不一定要睡著,不一定要睡著,不一定要睡著。很重要說三次。
如果希望要睡著,就會進入較深的麻醉深度,風險也會提高。
麻得越深,病患能維持呼吸道暢通,自主呼吸能力,
以及心血管循環的穩定就越有可能受到影響。
輕中度鎮靜的目的是在於讓你可以舒適的接受檢查,而不是讓你睡覺。
所以只要過程中沒有感到不舒服,就是成功的麻醉。
可能你在給藥之後一開始會睡著,做到一半時自己醒來也沒有關係,
只要你沒有感到不舒服就繼續好好躺著就好。
麻醉終究是一件有風險的事,甚至有時候比內視鏡本身帶來的風險更高。
而且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
有可能給了平常的低劑量藥物就進入比較深的麻醉狀態。
在年齡較大,或是原本就有其他系統性疾病時(本來就有病!?),
呼吸及心血管就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影響。這種時候給藥就會更加的小心,
當然對於意識的抑制可能會更輕微而不符合病人原本的期待。
但再次強調,麻醉的目的不是要你睡著。
你只要沒有不舒服,意識保持清醒也是沒問題的。
在麻醉前也務必要跟醫師詳述你的過去病史及服用過的藥物。
如果你曾經接受過麻醉且有不良的反應也務必要告知醫師。
另外如果要接受麻醉,一定要好好空腹至少八小時,連水都不能喝!!!
在意識受到抑制的狀態下咳嗽的能力會變差,
如果胃裡的東西嗆出來可能就會引起吸入性肺炎。
不過以上指得是一般的胃鏡大腸鏡檢查,有些比較複雜的如內視鏡超音波,
逆行性膽胰管攝影等等的麻醉需求可能會不一樣,不要搞混囉!
說這麼多,那到底建不建議麻醉?
以我個人施行了這麼多檢查來說,我認為可以先試試看清醒的接受檢查,
因為這些不舒服大多數的人都能忍受,讓檢察順利完成。
但如果非要選一個,那我認為胃鏡比較有麻醉的需求。
因為如同上一篇所說,胃鏡帶來的不適感可以藉由配合醫師的引導降低,
但很難靠醫師的操作技巧讓不適感幾乎消除。
而且胃鏡造成的嘔吐反射對於檢查過程的干擾很強,
畫面一直晃來晃去容易會看不清楚,如果要執行切片等精細動作也會變得很困難。
大腸鏡則不一樣。現在大腸鏡主流是單人操作,
不像以前是雙人操作(一人推管一人控制方向,就像方向盤和煞車油門
交給兩人分開控制一樣....),
加上一些運鏡技巧,技巧純熟的醫師已經可以做到讓大多數的病人不會不舒服。
而且大腸鏡就算會不舒服,主要也是在進入的過程。
退出的過程不舒服的程度會大幅地降低。
而大腸鏡主要的觀察,以及切息肉等各種處置一般也是在退出的過程中執行,
所以不太會像胃鏡一樣影響到檢查本身的品質。
最後再跟大家提一下常常有人問我的經鼻胃鏡。
經鼻胃鏡是一種管徑比一般胃鏡細很多的內視鏡,從鼻子進入可以稍微降低嘔吐反射。
但他最大的缺點就是解析度跟一般的胃鏡低很多,大約是1080p vs 480-720p的感覺。
而麻煩的是早期胃癌的病灶可以非常非常不明顯,
即使是用一般的高解析度胃鏡都要看到脫窗的那種不明顯,更何況是細鏡。
所以我不推薦用經鼻胃鏡(細鏡)代替一般的胃鏡檢查,真的很怕不舒服那去做無痛,
不要犧牲檢查品質,很傻。
另外還有膠囊內視鏡。
膠囊內視鏡就像是一艘在你腸胃道裡面不斷拍照的小船,雖然他會拍非常非常多張照片,
但你根本無法控制他的方向和速度。所以他究竟有沒有地方沒有照到你也根本不知道。
更何況如果發現需要處理的問題,還是需要內視鏡進去處置。
膠囊一般是用來看小腸疾病,因為小腸內視鏡風險較高,侵入性較強也較難做,
臨床上常用膠囊先來偵測問題。但一般的胃鏡及大腸鏡,我就不推薦用膠囊代替了。
差不多講到這裡,如果還有問題可以推文或私信,有空的話我會盡量回。
大家還想知道其他跟肝膽腸胃科有關的問題也可以跟我說喔,有空會再來寫。
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