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ota (llll)》之銘言:
: 我覺得這是危言聳聽了
: 這是假設, 這些人退休以後, 就躺在家裡不工作
: 事實上不可能
歐美多國目前開始把退休年齡調整到65~67,澳洲、丹麥、冰島、荷蘭目前都是67歲為法
定退休年齡,中國目前設定的60(男)、55(女),本身就是很過時的年限
目前全球平均退休年齡最低(早早就沒事幹)的國家,低於60的有納米比亞、喀麥隆、斯
里蘭卡、印尼、孟加拉,除了印尼算是中等開發中,其他幾乎都是標準的赤貧國家
跟中國一樣落在60的國家中,只有韓國跟賣油賣到口袋飽飽的沙烏地算是高所得國家,其
他的委內瑞拉、烏克蘭、土耳其、泰國、巴基斯坦、伊朗、菲律賓、馬來西亞、烏拉圭、
北韓,大部份也不是高收入國家
中國延長退休年齡,是勢在必行的
先看看為啥我們自己的祖輩、父輩年紀的中國人,在早期會認為60歲是合理退休年齡
60就算「很老、該退休、準備走人生最後一段路了」的這種概念,可能是因為早期的人均
預期壽命不高
以目前鄉民們的祖輩輩份來看,大概多半出生於1930年代前後,在30年代,即使是世界數
一數二的工業強權美國,其人均預期壽命一樣只有58(男)、62(女)
https://reurl.cc/GepoaA
即便到了1960年代的日本,人均預期壽命也就66歲而已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041369/life-expectancy-japan-all-time/
早期制定退休年限政策的官員(不管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可能都有「能活到65就不錯了
、70算非常長壽,那60歲退休剛好」的觀念,畢竟那是他們小時候的經驗
但是現在的中老年人,要慢慢學習「60還很年輕,60歲女孩還是有市場、85歲也不算多老
」的概念
沒反串,歐美現在一堆專攻六十歲以上的交友網站,65歲的單身女孩一樣有市場,譬如這
種:
https://datingroo.com/age-groups/over-60/
各種健身重訓的健身房或健身頻道,也有一堆針對六十以上的,包含台灣都有:
https://youtu.be/GQAa6aKT-0w
「60歲退休,再陪孫子玩幾年,就準備投胎」的概念,在現代看起來,確實就是落後消極
自由時報的小編思維,可能還停留在1960年代
: (1) 大陸志工事業這塊, 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 把這些人引導到志工,ngo事業,... 一樣會有經濟產出
不僅只是志工,中國在1963~73年出生的這代的平均教育程度,已經具備一定的水準
大部份這個年齡區間的中國中年人,並不是連開車、上網、使用智能手機或簡單電腦操作
都不會的科技文盲,跟南亞、非洲那種只有落後農耕器具或老舊工廠設備(甚至沒有基礎
工業)的赤貧國家是不一樣的
加上老人本身就會帶動新的老人經濟,輔以各種自動化、人工智能設備,在大部分有點水
平的工業國家,60~75歲人士能找的服務類型工作,還有很多
: (2) 除非這些人窮老.... 不然如果有資本,...
: 這些資本也是也是可以有社會創造的
1963~1973的中國人,基本是趕上中國改革開放的一代
馬雲、馬化騰、李書福、雷軍、王傳福這些中國車業、科技業巨頭,全都是這個年代的。
這代中國人的際遇基本,就類似台灣1940~1960左右出生的那一輩
: (3) 農民思想如果深刻到基因裡,... 我們中國農民 5000年來都是做到死的
主要是現在對「年老」的定義不一樣,不僅醫學進步,讓人類生理壽命延長;人的行為、
習慣、觀念的年輕化,也跟以前不一樣
以一個PTT中位數年齡的鄉民立場(大概35歲?),大概不會有跟爺爺輩討論NBA球星或啦
啦隊網紅話題的經驗
相對的,為了老婆把自己收藏哥吉拉限量版公仔給弄丟而大發脾氣,可能還會被老爸老媽
訓斥為「幼稚、不成熟」
但等現在鄉民到了85歲之後,上新社群媒體發「年輕人沒看過LBJ以前的比賽,才會以為
現代NBA很強,要是拿回2020年代,根本弱雞」的貴古賤今文,或發「誰叫你爸媽以前不
努力,以前台北一坪有的才150萬而已,現在一坪800萬了才在靠背」之類的引戰文,然後
轉頭跟孫子一起看「一口氣看完120部哥吉拉系列電影」之類的影劇速看影片,是很可能
發生的事
人的行為、經驗都在改變,對年老的觀念也會改變
自由時報這篇,說實話真的偏離現實不少
: ,... 這些人在現代社會定義下被退休,... 一定還是會去找事情做的(
: 反向來講, 就是天生勞碌命),... 不需要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