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新聞雲>政治 2023年03月19日 09:55
2.記者署名:
記者江采蓁/綜合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豆奶多到送國軍? 他揭台灣農業補助「奇妙之處」:養出一堆禿鷹
4.完整新聞內文:
近期雞蛋、鴨蛋及豬肉價格創歷史新高,引發民怨,還傳出農委會擬提供國軍產銷履歷豆
奶「取代」雞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澄清,給國軍喝豆奶是為了促銷國產大豆。對此,農
業粉專「Lin Bay好油」17日則在臉書揭露台灣農業的補貼之奇妙,大嘆透過補助,養出
了一堆「農業巨嬰」。
「Lin Bay好油」表示,台灣大概從10多年前就開始喊國產雜糧復興,10多年過去了,整
個產業就越來越怪。他指出,雜糧是靠大面積耕作為主的作物,低管理、單位面積獲利低
,在台灣這種土地區塊分散、租金高的地方,雜糧的經營自然有其困難度,就因為困難,
產業更應該要往精品、往單位產量的提升,畢竟一公頃產2噸跟1公頃產1噸,那在販售的
價格上會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但以國產黃豆來看,有這些競爭力嗎?」,「Lin Bay好油」直言,有時候他也覺得很
奇妙,為什麼農糧署要協助賣這些黃豆產品?農糧署已經花大筆的錢在補助這些黃豆的生
產,轉作補貼、環境基本給付、產銷履歷、有機肥料補貼,甚至有些地方政府還有另外加
碼每公頃1萬元,補助大豆肥料資材每公頃3.2萬元,大豆行銷費用每公斤加碼5元,產銷
履歷每公頃補助2000元。他點出,這些補貼就是要大幅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台產的大豆
跟外國產的價格有差異,透過補貼降低生產成本,讓售價與外國接近,提升使用度,提升
需求。
「在這些補貼背後,有養成國產黃豆業者的競爭力嗎?」,「Lin Bay好油」大批,結果
出現了一堆禿鷹,只是為了賺補助的禿鷹,開始種植只領補助不負責收成的黃豆,這些禿
鷹越多,當然單位面積產量會越低,因為這些人只負責弄出種植面積,只負責領補助,收
不收成跟他們無關,而且沒收成更好,還可以在辦一次災損,再多領一次補助。他指出,
累得只有地方跟中央的官員,用的是你我的稅金,爽的是這票人,然後一切只是為了讓報
表好看,看到種植面積增加。
「Lin Bay好油」表示,結果這樣大量補助的背後,甚至一大堆只領補助低生產的情況,
結果國產黃豆的需求還是年年超產,供應遠大於需求,「政府都補貼那麼多了,你這些業
者自己應該去想辦法,賣不出去就不要種。」他直言,結果變成農糧署還要負責找廠商來
加工成豆漿,還要到處拜託摩斯、拜託全聯、拜託各通路賣用國產豆漿、用國產豆漿、甚
至也再花錢補貼營養午餐用豆漿,然後還是庫存過多用不完,最後連國軍也不願意花錢買
單,所以直接送給國軍喝,用來銷庫存。
「這就是台灣農業的日常」,「Lin Bay好油」提到,自己從來都不反對補助,世界各國
的農業政策也都是跟補助有關,但透過補助是讓產業有國際競爭力,讓農業工作者安居樂
業,讓本國消費者買到物美價廉的本國農產品。他質疑,但透過補助,養出了一堆農業巨
嬰?養出了一堆農業禿鷹?農業工作者老窮苦?本國消費者買到貴又品質不好的本國農產
品?「我們是哪一個呢?」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319/2462123.htm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哇 種雜糧又領補助的農民挨了地圖砲,畢竟沒人分得出誰的單位產量高並非禿鷹。
接下來,誰來出面要求道歉?
媒體最愛有人吵架了,有吵架才有新聞,應該已經準備好對手?
誰說賺錢的方法只寫在刑法?
至於有沒有方法制裁農業禿鷹?「Lin Bay好油」自己都沒寫了,應該沒有人關心吧
我還以為國產黃豆可以用在缺貨漲價的飼料,原來是給人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