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詐欺賺翻卻老從最低刑量起 法官示警:最

作者: TPDC (Anxuan)   2023-04-02 09:26:24
詐欺賺翻卻老從最低刑量起 法官示警:最後是害到自己
2023-04-02 06:42 聯合報 記者王宏舜 台北
行政院成立「打詐國家隊」力圖壓制猖獗的詐騙集團,但能否對症下藥?恐怕大有問題。
一名資深法官分析,我國銀行帳號、行動電話門號取得容易,幾乎不需要成本,成為詐騙
集團最有利的犯罪工具,法院明知販售帳戶、門號和詐團高度相關,要法官重判卻「判不
下去」,若能仿效日本制定「不正交付帳戶罪」,多管齊下問題才有解。
「不正交付帳戶罪」是避免人們隨意將帳戶交給詐騙集團使用,也不用考慮詐騙有無成功
即可處罰,但有法官疑惑若新增此罪,如何與幫助詐欺、幫助洗錢罪競合或區分?
詐騙猖獗,「約定轉帳帳戶」因轉帳上限比較高,若成為詐騙漏洞,失金數額較大,不過
因轉帳金流明確,要調查款項去處反倒不是難事,容易出現斷點的傳統電話詐騙,卻歷久
不衰。
一般詐騙案中,能抓到車手的案件機率微乎其微,會有「車手」的詐騙案件,一種是面交
,另一種則是車手到ATM自動櫃員機提款。在電話詐騙案件盛行約20年後,現今的詐騙集
團「沒那麼傻」,罕少再透過車手面交,以免陷入警察將計就計圈套,利用ATM匯錢、取
款,因有「時間差」,當被害人恍悟上當報警時,錢往往被「秒領」。
檢、警後續能追查的,基本上只能抓賣帳戶的人,這也是目前詐欺案類的最大宗被告,和
較複雜、上游的洗錢沒什麼關係,在經過多年的宣傳與新聞報導後,提供帳戶的被告基本
上都知道帳戶是要賣給詐騙集團,甚至詐團也會教導「自保之道」。面對偵查、審理時,
這些販售帳戶的被告多半仍稱「找工作被要求提供帳戶」、「遺失」,卻難以解釋何以帳
戶裡都沒有存款,或是甫開戶就掉了存摺。
一名法官指出,兜售帳戶獲利不過千元,也很難有參與詐欺的一刀畢命證據,大多數法官
很少判重刑,但銀行端應落實防制宣導、清查不符常規的情形,「殺頭的生意有人做」即
便洗錢、詐欺罪有刑罰,但實務上往往「抓不到」。他說,現在有許多年輕人開著跑車炫
富,出入八大場所,「錢怎麼來?」
這名法官憂心地說,有些社會底層的年輕人或許不會念書,卻認為參與詐騙是「翻身」的
機會,加上不易被抓到,大家都想賺快錢;詐騙集團組織斷點多,車手不見得認識車手頭
、車手頭也不見得認識機房人員,甚至機房也不知道幕後操縱者是誰,上游的聯絡方式用
了幾天就更換,難以緝獲。
有基層法官認為,老是從最低刑開始量刑,「最後就是害到自己」,法官的量刑對社會具
影響性,再加上行政監理無能、行政失能,等於是放任詐欺橫行。
詐欺為人詬病的包括量刑過輕、逮捕率過低,且缺乏有效的管制措施。法界人士指出,當
開戶容易、手機門號易取得,無形給了詐騙集團輕易接近犯罪的工具,政府要管制人頭、
「王八卡」並不困難,只是要看願不願意管、想不想管罷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707282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