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怎麼了?各國女性政治人物接連下台,學者:可能與俄烏戰爭有關
風傳媒 陳艾伶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近日在澳洲發表演説指出,要扭轉十多年來全球民主受到侵蝕的頹勢,
女性政治人物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但澳洲墨爾本拉籌伯大學講師卡索卻警告,俄烏戰
爭迫使各國軍事化程度提升,這恐會導致選民更傾向選擇男性領導人,因為他們認為在國
防和安全領域,男性比女性更可靠。
3月28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Barack Obama )在澳洲雪梨達令港(Darling Harbour)
的愛華超級劇院(Aware Super Theatre)舉行巡迴演說,與前澳洲外長畢曉普(Julie
Bishop )就世界未來局勢發展進行對談,吸引近9000名觀眾購票入場。
在演講中,歐巴馬直言,「我真的相信,如果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實驗,讓地球上每個國家
都由女性管理2年我認為世界會朝向更好的方向前進。」畢曉普接著回應他説,女性
領導人只需要6個月,就能讓情況有所改善。
不過《衛報》(The Guardian)5日指出,目前光是要讓全球領導人的男女比達到平衡,
就已經十分困難。根據統計,在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僅有不到1/3的國家曾經出現女性
領導人。雖然在過去20年,國際政壇女性人數已經大幅上升,但仍然偏少。
根據《衛報》報導,現在僅有12個聯合國成員國的領導人是女性,這數字低於2022年的17
國。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的研究也表明,按照目前的速度,最高權力職位的性別平
等,還需要等130年才能實現。
各國女性領導人接連下台
國際政壇最近也掀起一股女性領導人的「下台」風潮,對全球「女力」發展無疑是一大打
擊。1月19日,全球進步派的紐西蘭女總理雅頓(Jacinda Ardern)宣布辭職,並稱「我
不再有足夠的精力來做好這份工作。」
2月10日,位居歐洲「抗俄前線」的小國摩爾多瓦(Moldova),女總理加夫里利察(
Natalia Gavrili)在經濟與安全的動蕩局勢中垮台。2月15日,聯合王國(英國)蘇
格蘭首席部長(First Minister,自治政府首長)史特金(Nicola Sturgeon),無
預警宣布結束逾8年任期,一併辭卸蘇格蘭民族黨(SNP)領導人。
4月2日,芬蘭舉行國會大選,中間偏右的在野黨「國家聯合黨」(National
Coalition Party)以些微差距勝出,芬蘭現任總理馬林(Sanna Marin)宣布敗選,預計
將離任。馬林2019年贏得大選時,年僅34歲,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領導人,也是芬蘭歷史上
第三位女總理。在其任內,她帶領芬蘭順利挺過新冠疫情、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北約)。
俄烏戰爭爆發,恐衝擊女性政治地位
儘管這些女性領導人皆因不同緣由離任,但澳洲墨爾本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國際關係講師卡索(Federica Caso)表示,有鑒於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
,世界各地的軍事化程度不斷提升,這可能將為全球女性領導人地位帶來不確定性。
卡索進一步解釋:「雖然馬林推動芬蘭加入北約但總的來說,選民傾向認為男性在國
防及安全方面更可靠。」美國智庫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的一份
調查指出,大多數美國選民表示,男性和女性領導人之間沒有差別。唯一的例外是,女性
被認為在教育及醫療健保領域上表現較為突出,男性則較擅長國家安全及國防領域。
根據聯合國婦女署的數據顯示,與外交、國防或經濟相關職位相比,女性仍有較高可能被
指派擔任與家庭及兒童事務,或婦女及性別平等相關的內閣職務。不過卡索表示:「相關
研究指出,女性更傾向於談判和調解,因此當談判桌上出現困難時,她們往往更老練。」
社會刻板印象仍是阻礙
卡索也強調,女性領導人經常得與陳舊的刻板印象對抗,特別是來自媒體的刻板印象。去
年8月,時任芬蘭總理馬林的私人聚會影片遭外流到網路上,影片顯示,馬林與一群友人
在派對中忘情熱舞,引來各方強烈撻伐,認為她「有失體統」。馬林而後被迫出面解釋,
她強忍淚水表示「我也是人」,應該有權享有私人生活。
卡索坦言,充滿性別歧視意味的報導,往往會對女性領導人的募款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當你不斷因為性別而受到挑戰,很難繼續逆流而上。」另外,照顧家庭的不平等壓力也是
造成女性領導人任期極短的原因。根據普優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全球女性領導人的平均任
期為2.1年。
事實上,部分國家早已設立性別配額制,以期實現政壇的性別平等。不過,聯合國2021年
的研究發現,目前僅有13個國家的內閣實現了性別平等。而各國議會的性別不平等狀況更
為嚴重,截至2023年,只有6個國家的議會有超過50%以上的女性參與。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7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