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調查台灣貿易壁壘 「兩岸政經脫鉤」新博弈?
李澄欣 BBC中文記者
2023年4月18日凌晨2点26分
台灣總統蔡英文外訪過境美國、解放軍環台軍演之後,中國大陸首次透過世界貿易組織(
WTO)渠道,提出台灣的貿易壁壘問題。
中國商務部4月12日公告稱,即日起對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的2455項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
,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調查應在今年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
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
這一時機被指政治意味濃,公告當天為民進黨提名黨主席賴清德參選總統之日,而調查期
限正好落在台灣總統大選的前一天。
「這一波操作跟政治有密切連動性,如果民進黨選上就跟你全面攤牌,如果是國民黨就緩
一點,但還是會施壓。」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德昇對BBC中文說
。
「這是很重要的訊號,過去大陸展現出讓利的政治意涵,現在是不准你『吃我的飯砸我的
鍋』,既然讓利沒有用就開始檢討不公平貿易,不讓你用這些資源去對抗大陸、買武器。
台灣享受巨額順差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以後苦日子會更多了。」
台灣的「壁壘」
貿易壁壘是指對外國商品進口所實施的限制,例如關稅,或者補貼、進出口許可等非關稅
措施。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台灣採取單方面限制措施,禁止中國大陸多項產品
輸入,損害相關產業與企業利益。
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4月17日對媒體證實,中國首次透過世界貿易組織對台灣啟動貿易壁
壘調查,台方已啟動跨部會討論,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OTN)主責。此前,王表示
願在「不設前提下」與對岸共同磋商協調。
中國大陸和台灣先後在2001年及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根據相關文件,雙方應符合「
最惠國待遇」與普遍性的原則,不得對會員有歧視性待遇。
台灣多年來根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對大陸進口產品採取非關稅貿易
障礙,至今准許9835項中國農工產品進口,尚未開放之農工產品則有2000多項。比如台灣
准許進口各國的蘋果,唯獨大陸蘋果不能進入。
「道理上台灣一定是站不住腳的,確實有歧視性的限制,不符合最惠國待遇原則。」台灣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前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對BBC中文說。
有資料顯示,2002年大陸物品可進口台灣的比率為75%,如今20年過去了,該比率還是不
足80%。相較之下,台灣對美歐的開放比率為97%。
林祖嘉說有關問題存在已久,但兩岸一直拖延不談,「馬英九政府沒有談完,蔡英文政府
不想談……這應該在和平的時候提出,現在談只是政治考量,只會讓兩岸關係更緊張。」
二十大後結束「讓利時代」
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貿易伙伴,據台灣經濟部統計,2022年台灣出口有38.8%是到大陸,
相比之下去往美國的只有15%;進口方面,台灣有20%進口來源為中國大陸,美國只有
10.7%。
同一時間,中國大陸也是台灣的最大順差來源地,2022年台灣享受的順差金額高達1565億
美元。
「經濟上確實不公平,一般正常國家不可能有這樣的順差,」學者陳德昇說。「因為大陸
讓利是帶有政治目的,想用經濟利益換取人心,並對台灣構成政策壓力。」
專門研究中國經濟的台灣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也表示,台灣理論上不應
對大陸實施貿易壁壘,但有關制度安排反映了當時的政經力量均衡。
「那時候北京不覺得有損失,台北也必須保護自己的弱勢產業,雙方在那個歷史環境下都
覺得這是最好的安排。現在時空背景改變了,中國自己經濟不好,對台灣的態度也改變了
,不再滿意這樣的安排。」
張弘遠指出,中共「二十大」後對台政策進入全新格局,以往是政冷經熱,但「兩岸關係
2.0版本」之下是政治、經濟都脫鉤,失去過去的曖昧與彈性。
「以前兩岸關係盡量模糊利害關係,嘗試用倫理、民族情感、社會互動來建構,有種大讓
小的情感在,台灣作為兄弟之邦的角色被提攜、保護和等待。現在是權力集中的思維,更
加理性和賞罰分明,不再包含包容、理解、價值默契的方式,你好我就對你更好,你壞我
就對你更壞,用博弈論(game theory)最典型的方式,去強化台灣支持的利益或反抗的
成本。」
報復性關稅的影響
一旦中國大陸認定存在貿易壁壘,而台灣不接受調查結果或對大陸開放,北京可能會對台
灣實施報復性關稅。
台灣經濟部表示,禁止從中國進口的2455項產品中,有1000多項屬於農產品,另1000多項
屬於工業產品;這2455項商品去年出口金額為248.5億美元,佔台灣總出口5.2%,其中出
口到中國的金額為44.3億美元,佔台灣對中國出口0.9%。官方稱「若中國採取報復反制手
段,對台灣影響非常小」。
不過專家持相反意見,張弘遠估算,若參考美中貿易戰10%和25%的關稅來看,台灣的損失
金額可達300億到500億美元,而台灣農業作為「弱勢產業」將首當其衝,因為生產基地難
以轉移到別國,不像工業可以搬廠去東南亞、利用第三國迴避關稅出口到中國大陸。
學者陳德昇也表示,台灣在貿易順差下「賺錢賺習慣了」,若北京改變現狀,台灣每年「
損失幾百億美元跑不掉」,各產業也會被擾亂。「中國太大了,我們經不起他的傾銷,如
果大陸進來的高麗菜賣5塊錢台幣你怎麼辦?台灣農民種的東西要賣給誰?到時候會有很
多社會問題。」
政治經濟利益交錯
北京調查台灣貿易壁壘引發台商憂慮,惟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在公告當天承認「看了新聞
才知道」有關消息,遭在野國民黨批評她「一問三不知」、「完全狀況外」。
經濟學者張弘遠表示,台灣作為民主社會,政策導向受政黨政治影響,政府解決問題時考
慮的並非經濟效益,而是政治成本。
「很多台商很擔心,但有多少在大陸賺錢的台商支持民進黨呢?他們的擔心能夠轉化為政
治資源嗎?如果今天台商都是支持國民黨或民眾黨,那民進黨面對兩岸經貿問題,又何必
急於去處理?因為一旦處理、開放台灣市場,受到衝擊的多數是他(民進黨)的支持者,
如果讓他們失去賺錢的機會,在政治計算上是很大的損失。」
傳統上,中南部農民是綠營票倉。張弘遠認為,在複雜的政治經濟關係下,台灣政府過去
20年都沒有認真推動產業轉型,只是利用限制大陸產品進口去保護本國弱勢產業,「打算
拉長時間,降低衝擊,讓他們慢慢被市場自然淘汰」,但這導致農業和低端工業競爭力低
迷,價格和市場長期扭曲,一旦開放市場就不堪一擊。
他舉例指,台灣近期缺蛋危機充分暴露可產業落後的問題,而撇除中國大陸不談,前年台
灣公投美國萊豬進口,也恐衝擊到本國豬農,但台灣生產成本的確比美國肉品來得高、沒
有競爭力。
「像韓國有透過市場行銷,宣傳韓國人吃韓國牛,讓當地畜牧產業和肉品業者鎖定客源,
政府有協助企業去轉型。在台灣,政治人物精於政治計算,最後採取的方式就是幫你爭取
時間,但要不要適應未來市場的改變,廠商自己來決定。問題是,多數企業在還能賺錢時
不會有憂患意識去超前部署。」
張弘遠表示,這一波貿易爭議源於政治因素,但未嘗不可趁機讓兩岸貿易「正常化」,雙
方都可以檢討對弱勢產業的過度保護,「也許是從這個事件得到的正面結果吧。」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653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