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idos (道士)
2023-04-27 00:19:59雖然有點怪不好意思的,但這裡人多,可能得到答案比較快,
自己國中親戚孩子問說 用碰撞理論可以理解如果改變濃度或溫度,都能使原本平衡的化
學反應變成不平衡,然後再慢慢達成新平衡。
催化劑不會改變平衡,用碰撞學說淺白講解也說得過去。
但問題來了,顆粒大小的表面積改變不會造成已平衡的現象被改變,似乎很難用國中聽得
懂的講法講,如果不用高中Kc理論講,用碰撞學說淺顯例子這要如何講?(其實高中也是
直接說kc和Q是跟什麼有關,也沒有什麼好例子講解,記得以前就默默接受了)
舉例. 若用下面這可逆反應 例子(在密閉系統下已平衡,抱歉可逆雙箭頭不會打)
CaCO3+2HCl = CaCl2 + H2O + CO2
上面 CaCO3 已平衡時, 改變 顆粒大小接觸面積 ,如何用碰撞學說淺白解釋讓國中生聽
懂 正逆兩方速率依然一樣?
只覺得正方應會因為表面積改變,碰撞機率改變而改變速率,但知識告訴我 逆反應速率
也會跟著改,請問為何會改,怎麼解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