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mna (11)》之銘言:
: 抬嘎吼
: 白目士兵之死
: 也10年了
: 當初一堆人為了白目士兵爭一口氣
: 一起衝凱道
: 10年後
: 一個3歲小孩單純過個馬路
: 就無辜被車碾壓
: 那個劇痛
: 遠超過白目士兵
: 為何沒人出來聲援?
: 符合比例原則嗎?
: 一個白目士兵之死要上凱道
: 越想越不對勁?
: 來立宏哩恭誇賣欸
原PO S大也是PTT老人
但應該是女生
所以我先斗膽假設S大非志願役士兵沒當過兵吧
洪仲丘並不是單一事件
而是許多退伍的台灣人,對於軍旅生活不滿的怒吼
也有像是我這種,還沒當過兵,卻聽多了各種軍中鬼故事的役男
軍事法庭也好,普通司法也好
懲處的標準應該要有對應的規定
出包也好,不長眼也好
當過兵的多少都會有類似被長官噹的經驗
畢竟軍中要求的就是服從,不然怎麼管理部隊
或許洪仲丘的"白目"行為有被懲處的必要
但軍中有太多潛規則,讓懲處的標準非常不透明
志願意跟義務役差別待遇、菜兵跟待退擺老不同的標準等等
洪仲丘或許該被懲處
但他應該在懲處結束後退伍
而不是趴在禁閉室的地上死不瞑目
會演變成街頭遊行
說穿了也是當時政府的公關能力太差
還有對政府調查的不信任
記不記得曹金生上節目跳針的樣子?
記不記得面對媒體詢問監視影像時,「完全沒有畫面」理所當然的樣子?
也是先有了公民教召,在博愛路上叫國防部起床
後來才有凱道的遊行
如果原PO的論點只是"一個白目士兵之死讓大家上街遊行"
也未免太粗暴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