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ota (llll)》之銘言:
: 唐朝就三省六部制
: 明朝就內閣加六部(內閣大學士一般會兼領尚書)
: 宋朝搞出一堆很奇怪的職官: 平章政事, 參知政事, 然後又搞出樞密使( 根本跟兵部
: 重複),... 鹽鐵部、度支部, 這幾個根本跟戶部重複
: 有沒有宋朝要把職官搞這麼亂的八卦??
平章政事是正宰相,參知政事是副宰相,樞密院管軍令不管軍政,類似美國的參謀長聯
席會議主席,這個很好理解。
剩下的官職很亂,這個主要是因為宋朝的官職承襲自五代十國,最早是唐末藩鎮的官職
設置,藩鎮做大了成皇帝了,藩鎮的官制和朝廷的官制混在一起就很亂。
唐朝的時候,藩鎮要設置官職,要給官員發工資,必須有個工資等級,那就只能保舉其
掛一個朝廷的官銜,也就是檢校職。
最典型的就是杜甫,他的官職是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被稱呼為杜工部。這個官職是劍
南節度使嚴武送給他的,目的是好給杜甫有個名義發一份工資,不是真讓杜甫去朝廷的
工部上班。
藩鎮要設置官職,肯定和朝廷的不同。但是發工資必須按照大唐朝廷的官職來發工資。
所以一個官員就有了兩個身份,一個是差遣,就是在藩鎮政府中實際做的工作,一個是
大唐的官職,就是按照這個官職領工資。
所以到了宋朝,就有了差遣和官職的區別。
在元豐改制前,兵部的職務作為官職,基本上形同虛設,就是給國防官員定級別拿工資
用的。樞密院則是實際管事的。
元豐改制後,樞密院只管軍令,不再管軍政。軍官的人事權由吏部負責。兵部管剩下的
大小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