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ashionz (空阿哭啊Peko)》之銘言:
: 本來跟台灣同樣墊底的韓國
: 花11年的時間改善交通
: 死亡率降到跟日本很接近了
: 這證明要改革不是不可能
: 人口密度也沒差我們多少
: 台灣這11年在幹嘛? 有沒有卦
貼文下面常看到一堆在講台灣機車太多
我不知道這些人的邏輯是怎麼回事
那印度性侵案很多
你第一個反應會是怪印度的女性太多嗎?
這就是典型的去脈絡化的分析與結論
沒有弄清楚加害者與被害者的關係
我們以台北市提供的數據為例
(全台灣也只有台北市做這麼詳細的分析報告)
https://i.imgur.com/wnwIZX2.jpeg
台灣汽車的數量約為機車的1/2
然而汽車作為肇事第一當事人
在台北市一年的肇事件數幾乎快是機車的2倍
整體上,汽車佔肇事主因比例為49.4%
機車其次34.8%
有多少機車騎士的死亡是被違規汽車撞出來的?
還有一些很愛嘴行人違規的
行人作為肇事第一當事人的比例僅為0.7%
而2021年A1事故主因第一名竟是搶越行人穿越道
妥妥的行人地獄無誤
https://i.imgur.com/BfU9L0p.jpeg
然後再來看一下死亡案件的肇因分析
沒有一項是「因為機車太多」吧?
既然不會講出性侵案多的成因是「女性太多」
怎麼會有交通死傷人數高是因為「機車太多」?
那現在行人死傷嚴重是否也是因為「行人太多」?
https://i.imgur.com/vLKyHYY.jpeg
再看一下各車種的死亡年增減率
汽車的死亡年增率遠大於機車與行人
鐵包肉還可以這樣我也是醉了
https://i.imgur.com/cLKlrtR.jpeg
還有很多人喜歡嘴的外送員
一年下來達成零死亡的成就
(但有造成兩例他人死亡)
https://i.imgur.com/LvBc4CT.jpeg
今天先不講那麼深的東西
交通其實是一個整體性的東西
撇除工程設計和交通教育
單一檢討某個車種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操作的都是人
只有違規者與守法者的差異
人不會開車很守規矩
跑去騎車就變瘋子
不同的載具之間只有不同的風險
人也不是跟載具永久綁定
我們既是汽車駕駛、機車騎士
也會是大眾運輸使用者與行人
本來就不存在以交通工具區分「族群」這件事
你不會因為今天吃麵就變成了吃麵族
也不會因為吃日本料理就變成日本人
這種貼標籤文化、二分法的思維模式著實該摒棄了
"You own the car, not the road"
這是我一直記在心裡面的話
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道路上共同使用道路的一份子
尊重彼此、遵守規則才會有安全和諧的用路環境
駕駛車輛噸位越大者,對其他用路人的殺傷力就越大
相對的一直伴隨而來的責任就會越重
這一點在先進國家從法規及罰則上即可窺見
應該營造一個所有用路人都能和諧使用道路的安全環境
而不是一昧怪罪弱勢的交通工具使用者甚至行人
最終只會淪為鈑金主義的軍備競賽。
https://i.imgur.com/hBCnYRH.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