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kNnmm8NPJLk
到底聖母峰有什麼樣的魅力?促使一群為山癡迷的人們為了她而失去性命?也許正如1924年
攀登聖母峰失蹤(註1)的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里所言,因為山就在那兒。也正因為登山運
動滿足了人類挑戰極限的慾望,以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挑戰聖母峰攻頂這個危險又迷人的
活動,每年參與攻頂的人總是絡繹不絕。截至今年(2015年)為止,回顧因攀登世界屋脊而
喪生的人數已超過250人,而於今年上映的《聖母峰》(Everest)便是以1996年發生的山難
為故事藍本。這起山難總共奪走了8條人命。
這起山難發生的來龍去脈已有許多相關著作紀錄,其中包括了「冒險顧問」(Adventure Co
nsultants)登頂隊裡的倖存者—「戶外」雜誌(Outdoor Magazine)記者喬恩克拉克(Jon
Krakauer)所著《聖母峰之死》(Into Thin Air)最為知名。
當年
克拉克
爬聖母峰
結果
同伴死了
還出書
被改電影
在喬恩克拉克所著的《聖母峰之死》中提到,台灣登山隊速度很慢,穿著也非常怪異,拖累
了「冒險顧問」及「山痴」兩隊速度。更在書中提到台灣成員陳玉男在攻頂前一天的三號營
因沒有穿釘鞋外出而失足掉落山溝,領隊高銘和還執意不撤離要攻頂十分費解。在《聖母峰
》電影中也有稍微提到有關台灣登山隊在事前準備不周的事情
...
克拉克 攻頂聖母峰會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