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mallplug (廢到笑)》之銘言:
: 各位大大午安,吃飽了嗎?賈霸委?
: 本魯肥又宅,午餐吃麻醬涼麵
: 台灣傳統職場上一直以來有三師,律師醫師老師
: 雖然收入可能不是最頂,但長久以來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 還記得小魯小時候,有名的國小老師還要家長關說才能讀到他教的班
: 一個老師帶4~50個人,指東不敢往西,眉頭一皺全班安靜,好不威風
: 不只學生,家長對老師也是很尊重,老師說什麼都很有份量
: 家裡有人考上教職,其他人也都十分羨慕
: 然而曾幾何時,老師越來越管不動學生,甚至連家長也不太理老師
: 不但上班要忙,下班還要加line,有夠卑微的
: 甚至連更小的幼保員也被人質疑專業
: 相較於其他兩師,老師是什麼時候跌落神壇的?有卦嗎?
少子化啊
早年是學生爆多,學校又沒幾間
所以缺老師,老師的社會地位當然較高
現在少子化後
學生少了大半,老師名額卻降不下來
是缺學生不缺老師,那強弱關係自然反過來
用市場的角度來看
早年對老師的需求大,老師供不應求
現在對老師的需求少,老師供過於求
一個不稀缺的東西,怎麼還會有價值可言?
說白了,對學生來說,有無數個老師可以選
對老師來說,沒這些學生就直接失業
所以就我來看
老師這樣的教職根本就不用「刻意」去尊重尊敬
甚至薪資待遇砍殺3成,工作量加2成也無所謂
為什麼?
因為縱使這麼做
還是會有一缸子一狗票的人搶著要做老師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要給老師太多的薪資待遇?
還不如把省下來的錢拿去請做工的還更有經濟效益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