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末,
亞洲高等教育有了很大變化,
南韓開始重視基礎科學人才培育,
在高中端有菁英教育代表~科學中學,
在大學端有基礎科學人材培育聖地~南韓科學技術院,
這次的超導體就有科學技術院人材。
在台灣,
看見世界大學排名下滑,
所以政府編列五年五百億,
後來看見南韓科學中學發展,
仿造南韓科學中學發展模式,
台灣成立「科學班」。
一些傳統區域性高中代表,
現在大多有科學班,
如北北基-建中
桃竹苗-實驗
中彰投-中一中
雲嘉南-南一中
高高屏-雄中
其他像是武陵、師大附中、北一女、彰中、嘉中...等,
都有科學班。
可是這些科學班,
有辦法培育出發現「常溫超導體」人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