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聯合新聞網
2.記者署名:林琮恩
3.完整新聞標題:
兒童車禍易腦損傷 5迷思解惑:衣服太滑不能坐安全座椅
4.完整新聞內文:
2023-08-11 12:00
台灣法令規定,2歲以下幼兒應使用攜帶式嬰兒床或後向式安全座椅。但家長使用安全座
椅時,常有迷思,認為短距離不必使用,或因孩童哭鬧於心不忍,就將孩子抱離安全座椅
。醫師表示,孩童事故常因未妥善使用安全座椅死亡,最常見的原因是遭拋飛或頸部晃動
導致的腦損傷。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表示,不少交通事故中,同車成人並未受傷,孩童卻重傷死亡
。根據近2年6歲以下兒童死因回溯分析,就有2例事故大人並未受傷,孩子卻因沒有使用
安全座椅死亡。兒童安全座椅使用須內化為一種文化、習慣,家長有能力購車代步,就要
把孩子安全放在第一位,從新生兒開始讓孩子乘坐安全座椅,讓孩子養成習慣。
她表示,孩童車禍事故受傷最需注意的是腦損傷,成因包括直接撞擊導致顱內出血,以及
頸部晃動造成顱內缺血2種。若孩童未妥善使用安全座椅,在事故中遭到拋飛,撞擊擋風
玻璃等處,恐造成顱內出血,曾有案例只是在市區發生擦撞,就造成孩童顱內出血;在未
使用安全座椅的情況下,緊急煞車會導致孩童頸部前後晃動,造成顱內缺血,即使很輕微
的晃動也有風險。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企劃宣導處處長許雅荏則說,根據統計,14歲以下兒童交通事故
,有7成發生在乘車情境。除火燒車情況以外,孩童固定在車內是最安全的做法,事故後
被拋出車外的死亡率是留在車內的4倍。
她進一步表示,孩童乘坐安全座椅要把握「後、安、固、指」四字訣原則:2歲前孩童依
法應選用後向式座椅,事故時讓孩童以全身骨骼分散衝擊力,能提升75%安全性;安裝座
椅時要依照安裝說明、確實固定;將安全座椅固定後,應輕拉確定安全帶回縮;孩童繫上
安全座椅之安全帶後,應確認繫緊,保持一指寬度。
衛福部國健署今舉行「寶貝安心出院 讓安全穩札後座」記者會,統整家長使用安全坐椅
時常見迷思,釋疑如下:
一、孩童出生還小,不必使用安全座椅
「愈小開始坐,愈容易成功。」彭純芝指出,新生兒階段孩童還無法認知何謂安全座椅,
在此階段開始讓孩童習慣使用安全座椅,日後更能養成習慣。且根據交通部規定,新生兒
也須使用安全座椅。
二、車程很短,自己抱一下就好
「未使用安全座椅造成的傷害,距離遠近並非關鍵,而是衝擊時的傷害。」彭純芝表示,
發生撞擊時,衝擊力道可達兒童體重的30倍,過去曾發生孩童家長認為就近採買,未讓孩
子乘坐安全座椅,發生車禍家長毫髮無傷,孩童重傷。
三、坐安全座椅易哭鬧,只好抱著安撫
彭純芝說,將孩子抱下安全座椅絕非解決哭鬧的方法,依自身經驗,孩子抱下來反而更難
控制。孩童哭鬧原因包括身體不適、想睡覺、太無聊等,父母可準備寫玩具,避免孩童無
聊。
四、安全座椅種類多,不知如何購買安裝
彭純芝指出,汽車安全座椅選購時應以具國家檢驗合格標章的產品為首選,安裝時則應依
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正確安裝,若未正確使用,反而可能加重傷害。
五、孩童怕冷,在身上套羽絨衣
「羽絨衣表面光滑,摩擦力下降,曾有孩子在車禍時從安全座椅滑出。」彭純芝表示,建
議家長不論路程長短,上車後應先幫孩子脫下外套,若擔心孩童會冷,可為其蓋上毛毯,
或把外套蓋在孩子身上,否則羽絨外套等蓬鬆、光滑的布料,容易造成孩子車禍時無法受
到完善保護。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362540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