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dyher (咬我阿笨蛋)》之銘言:
: 先自介 44歲大叔
: 26歲時當完兵念完研究所 很快就結婚買房 所有薪水獎金全部提前還款 房貸已繳清
: 現有兩個小孩(其實沒很喜歡小孩,抱歉)
: 若干存款 薪水今年雖然減少 但光靠薪水生活就不窘迫了
: 本來應該要很滿足了 真的
: 但最近和部屬閒聊 雖然小我十幾歲但似乎已看透一切
: 聲言房價太貴 不結婚 不買房 ig上遍佈台灣旅遊照(也有國外的)
: 感覺得到徹底活出精彩的自我
: 我回首想想 很多地方都沒去過 目前生活也被小孩綁死
: 每天就是社畜日復一日上班給老婆小孩花
: 現在心中極端震撼 萎靡 覺得人生44年好像走了一個大家接受 但我個人卻無法認同的道路
: 求解????
我的想法啦
古代平均年齡才30上下
都有一堆人努力在自己的道路上到4、50歲了
不論是投筆從戎,還是十年寒窗
也有悠悠竹林、漫山玩水的
而我們現代人呢
明明可以活到8、90歲
卻還是要死板的從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
什麼18歲高中畢業
22歲大學畢業
當兵、讀完研究所、找到工作
30歲結婚生子
......
不說我還以為是元明時代的軍戶制呢
每一代都在做一樣的事情
只有一次的人生卻活在別人的規劃中
終老就算了
更可憐的是你汲汲營營的替國家、有錢人增加那九牛一毛的GDP
但一不小心就被撞死在馬路上或是被東西砸死
連幸福都還沒有享受到
當國外年輕人在跳傘、攀岩、滑雪、極限運動的時候
國內這些人卻在留言區大罵浪費生命危險運動
其實只是自卑自己的人生過於枯燥乏味
既沒辦法享受平淡地生活
又沒辦法脫離枷鎖去創造精彩的人生
只能用謾罵的方式來製造所謂的優越感
結論就是跟背包一樣
可揹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