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地小人稠力拚科技產蛋,新加坡實現「雞蛋

作者: d8917936 (OKAS)   2023-09-19 08:31:03
地小人稠力拚科技產蛋,新加坡實現「雞蛋自由」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13068
撰文者:中央社
中央社 2023.08.17
摘要
1.新加坡國土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約台北市的2.6倍大,受限土地面積,農業規模非常小
,9成以上食物仰賴進口。
2.食物來源幾乎仰賴進口的新加坡,在台灣缺蛋時,卻沒有出現嚴重的缺蛋窘境,今年4
月還首度出口雞蛋到台灣。
3.新加坡目前有3個蛋雞農場,第四個蛋雞農場預計2024年投入。根據新加坡食品局統計
,2021年新加坡生產雞蛋占當年總消費量的3成,未來可望滿足5成需求。
新加坡僅台北市的2.6倍大,食物幾乎仰賴進口,但政府早意識到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如
今,自產雞蛋已占3成,還能出口台灣,協助解決蛋荒。
台灣因為爆發禽流感而面臨蛋荒,反觀食物來源幾乎仰賴進口的新加坡卻沒有出現嚴重的
缺蛋窘境,今年4月還首度出口雞蛋到台灣,協助解決缺蛋危機。新加坡究竟是如何辦到
的?
憂心食物供應鏈危機,雞蛋進口多元降低風險
新加坡國土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約台北市的2.6倍大,受限土地面積,農業規模非常小,
9成以上食物仰賴進口。有趣的是,他們進口來源十分多元,2022年已增至183個國家及地
區,除了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及澳洲,還包括日本、中國,甚至歐洲、非洲的農產品都能在
超市貨架上看到。
為了滿足用蛋需求,新加坡不斷擴大進口來源,包括4月批准印尼進口雞蛋。新加坡食品
局指出,雞蛋進口來源已從疫情前2019年的12個來源地,增加到18個國家及地區。
最特別的是,星國是自由經濟體,有業者從國外進口雞蛋,也有業者出口雞蛋。今年4月
開始,新加坡前兩大雞蛋農場首度向台灣出口生鮮殼蛋及液蛋。其中,周氏農業私人有限
公司已出口兩貨櫃的生鮮殼蛋(約60萬顆)到台灣,可能讓很多台灣人意想不到。
落實農業「30·30願景」,自產雞蛋高達3成
從COVID-19疫情到俄烏戰事延燒,在在凸顯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新加坡擴大食品進口來源
之餘,也力求提升國內產量。
為強化糧食安全,星國政府早在2019年就提出「30·30願景」,目標鎖定2030年前達成當
地生產農產品能滿足民眾30%的營養需求,其中20%來自蔬菜水果,其餘10%來自魚肉、雞
蛋等所含的蛋白質。
根據新加坡食品局統計,2021年新加坡生產雞蛋6.4億顆,占當年總消費量的30.5%;去年
雖小幅滑落到28.9%,仍接近3成,其餘7成雞蛋需求則仰賴進口。
一家業者受訪時指出,新加坡雞蛋價格主要由市場、雞飼料等原物料因素決定。先前因為
俄烏戰爭導致原物料、飼料價格上揚,蛋價也跟著漲。不過,飼料價格已趨穩定,蛋價雖
比之前略高一些,但還算平穩,未持續上漲。
政府補助蛋場科技化,全自動作業蛋量直直衝
相對台灣的2118場蛋雞場,新加坡只有3家蛋雞農場,都位在綠意環繞的林厝港地區,距
離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地處西北端的林厝港向來是新加坡農業發展中心,為各類農場聚
集地。
其中最大的蛋雞農場由周氏農業經營,周氏農業有30多年的歷史,農場逐步科技化。發言
人鄭燕曦接受《全球中央》採訪時表示,農場2021年遷到新址後,就以最新的養殖科技提
升雞蛋產量,從原本一天50萬顆增至80萬顆,目標是今年第四季再往上提升到一天100萬
顆。
周氏農業經營的農場占地20公頃,自2016年起向星政府租用土地,為期30年,設備獲政府
部分補助。周氏農業指出,農場大量運用科技,包括雞舍內的溫度、濕度以智慧系統控制
,溫度維持在攝氏28℃上下,燈光及風速也都由電腦系統控制。
不僅如此,雞舍內的飼料及飲水都是系統自動供應,連收蛋都由自動化系統完成,後續雞
蛋處理、包裝通通是全自動,農場工人進到雞舍主要是為了檢查雞隻健康狀況。一位員工
受訪說,「從母雞下蛋到顧客買蛋回家,顧客通常是第一個碰到蛋的人」。
無籠式雞舍友善飼養,擴大自產降低國外依賴
周氏農業每間雞舍都是密閉式環境,且嚴格管控進出農場的人員及車輛。除了致力維護環
境衛生安全,農場也透過增加雞舍數量來提升雞蛋產量,目前共有21間傳統母雞舍,以及
3間無籠式雞舍。
鄭燕曦表示,每間傳統雞舍約有6萬5000隻母雞,為將空間利用最大化,採用直立多層的
飼養方式,最多達6層。
無籠式雞舍可說是周氏農場的最大亮點,這是新加坡首家、也是唯一採用無籠飼養的蛋雞
農場。雖然無籠式雞舍可飼養的數量只有傳統雞舍的1/3,但母雞可有更多空間活動、伸
展;考量無籠飼養是未來趨勢,周氏決定以更人道方式飼養雞隻。
在環境永續發展方面,周氏農場也沒缺席,透過回收雞隻糞便,將其轉換成電力,作為農
場電力來源之一。
新加坡除了現有3個農場,第四個蛋雞農場預計2024年投入,未來本土生產的雞蛋可望滿
足當地市場5成需求,進一步減少對進口雞蛋的依賴。
雖然是舊新聞但值得台灣省思
新加坡從缺蛋到可以雞蛋出口用了多少心
傳統模式不改變台灣雞蛋還有未來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