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進口蛋,原廠給的全程冷鍊的保存期限是120天
1.洗選場的回答:以洗選日當天當作製造日期,往後加一個月
2.後來更正的回答:以洗選日當天當作製造日期
保存期限超過1個月的算1個月
保存期限不到1個月的,以保存期限為主
第二種回答,正常人聽到都會懷疑,保存期限這樣算不準吧
但1官員不覺得這樣回答有啥問題
1.全程冷鍊的標準是到消費者冰箱為止,才叫全程冷鍊
現在冷鍊的標準是到倉庫為止就叫全程冷鍊
如果真的要經過洗選環節
假設全程冷鍊原本保存期限是120天
運送90天,開始洗選剩30天,假設保存期限是線性遞減的,
洗選過後保存期限減半
則洗選過後合理的保存期限應該是
剩餘保存期限*剩餘保存期限比例/2
(120-90)*((120-90)/120)/2
=30*(1/4)/2
=3.75天才對
保存期限120天的進口蛋剩1個月時
洗選保存期限應該是3.75天才對,而不應該是1個月
不然就應該直接做成液蛋,保存期限直接延長1年,
變成明年才到期
原本說缺蛋時,進口蛋會給加工廠使用,
甚至是直接進液蛋
台灣現在已經沒有食安專家敢發聲了,有沒有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