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天下雜誌
2.記者署名:
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專欄 (責任編輯:宋玟蒨)
發布時間:2023-09-22
3.完整新聞標題:
新聞記者可受公評 弄清楚,林偉帆不是記者
4.完整新聞內文:
【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專欄】YouTuber錫蘭製作長篇影片批評「林偉帆記者」,直指台
灣媒體素質低下,引起大眾再鞭笞台灣記者一頓。這個事件不是第一次發生,只是再再凸
顯新聞和社群間的模糊界線,已經重傷媒體環境。
現在大聲罵記者,似乎已經成為公義之舉。YouTuber錫蘭製作長篇影片批評「林偉帆記者
」,影片中延長戰線大罵台灣的新聞記者。關心新聞的人心有所感,再在新聞記者身上補
一刀。台灣的新聞記者,就這樣又貶值了一次。
我和錫蘭的看法一樣,新聞記者為社會公器,所有報導之事,可受社會公評。
然而,錫蘭錯把馮京當馬涼,忽略在數位環境中,媒體已有太多不同職務與分工。掛上姓
名的文章,不一定是新聞記者所寫。
網路編輯有發稿壓力,流量成業績
林偉帆就不是記者,他的頭銜是「編輯」。主要工作是坐在辦公室內,滑鼠不離手地在無
邊無際的社群世界裡尋找話題,快速上網,提供更多人點閱。
為了提高點閱率,「林偉帆編輯」會努力讓標題聳動,單靠標題就可以釣到前來點閱的魚
群。他的工作與真實無關,流量就是他的業績。這樣的文章,竟然出現在《三立新聞網》
中,已造成錫蘭和所有讀者的誤會。
這類網路編輯和傳統新聞記者無關,也和傳統編輯無關。傳統編輯不須發稿,網路編輯卻
有極大的發稿壓力。網路編輯模仿新聞記者編制,也有政治、社會、生活、娛樂等不同的
路線,是由數十人組成的發稿編輯群(如某報社約有60人)。
網路編輯和新聞記者最大差別是,網路編輯的工作型態,完全與採訪無關。
坐在辦公室的網路編輯們,是一群沒有接受新聞訓練的人。他們卻因為媒體需要,所以發
稿時要像記者一樣,提供自己的真實姓名。目的是混淆讀者,把他們寫的內容,當成像真
實的新聞來看。他們唯一的工作是當鍵盤俠,製造可以帶來流量的內容。肯定他們的,是
高流量帶來的流量獎金。
政治極端、情色新聞在網路叢生
這樣的事件,在台灣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中時新聞網》「編輯」王子瑄,曾是韓國
瑜參與選舉時,韓流訊息的主要提供者,確實為《中時》帶來超級流量,卻也形成擁護特
定候選人的政治極化現象。
《鏡週刊》「編輯」施旖婕,從《蘋果日報》轉戰《鏡週刊》,主要提供春宮類的鹹溼新
聞。她具名發稿的國際新聞,來自中國、泰國、肯亞、美國等,多數都與淫穢有關。如果
點閱Google搜尋引擎中的施旖婕、鏡週刊,還會被問是否已經18歲。台灣的新聞何時有限
制級別?網路新聞已經胡鬧到極致。
林偉帆這次以錫蘭視頻為題材,再搭配聳動標題,引來若干「愛台灣」的非理性留言。寫
稿的網路編輯心裡都有數,如果自己服務的媒體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強化政治極化必有助
於流量,更可以鞏固基本讀者群。這是網路編輯博流量的慣用手法,自然不能代表台灣多
數民眾。
錫蘭說,這次的影片讓大家認識林偉帆,提高他的知名度。事實上,王子瑄、施旖婕在
PTT、社群媒體中,早已是知名人物。
反觀,真正的新聞記者是「沒有意見的人」。新聞記者是反映客觀真實的第三人,經常可
在新聞現場看見新聞記者的身影。只是,新聞記者從未在新聞現場,碰到過網路編輯。
即使同屬一家媒體,新聞記者和網路編輯,彼此也沒有機會相識。
媒體流失廣告,選擇製造話題博流量
此外,Google和YouTube的演算法,對於新聞記者嚴肅又認真的內容,並不感興趣。
Google和YouTube更樂於推播嘲諷、偷窺與淫樂等文章。因為點閱的人愈多,Google和
YouTube的廣告獲利就愈大。
因此,建議錫蘭討論林偉帆事件時,絕對不能忘記批判Google和YouTube等平台的演算法
,實為共犯結構。
或許,台灣的讀者多少可以看出,林偉帆發稿和一般新聞記者很不同,因此不會像錫蘭這
麼吃驚。我倒是很慶幸,能有個YouTuber可以像回事地,批評網路編輯製造的媒體亂象。
因為對演算法來說,YouTuber絕對比學者更具吸引力,可以將這類意見,傳播得更遠、更
廣。
畢竟我也曾寫過類似文章,認真討論這類現象,確實是狗吠火車,沒能引起任何迴響,演
算法也沒興趣。如果錫蘭能夠在不誤解新聞記者的前提下,提供台灣媒體更多建言,將更
令人期待。
本文想說的是,林偉帆不是一個人,在每個新聞網站中,都有很多個「王子瑄」、「施旖
婕」、「林偉帆」。
他們是一群發稿大軍,發稿內容是否真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自己的文章,在稿海中出
現,並設法該內容吸引人點閱,形成流量。新聞媒體並且要求他們寫上真實姓名,一樣採
用新聞稿的寫作形式。所以,讀者都誤以為他們就是新聞記者,才會不斷流出「小時不讀
書,長大當記者」的謾罵。
更該檢討的,不是這些個人,而是新聞媒體。讓人痛心的是,這些新聞原則分裂的新聞媒
體,多數是台灣主要的傳統媒體。
他們眼看著傳統廣告大量流失,不得不採取低成本手法,組織一群沒有新聞束縛的網路編
輯,拚了命博流量。這些年輕人為了這份薪水,就得付出自己的名字,去做無法愛惜羽毛
的文字工作。
不顧真實的網路新聞,嚴重傷害媒體環境
我接觸過幾個年輕記者,在他們更年輕的時候,都曾經擔任過網路編輯。他們畢業於各個
大學,都因為對新聞工有興趣而來求職。他們說,新聞記者已不公開招考,人力銀行提供
的都是網路編輯的工作,自己就先做了。後來有機會便趕快轉成記者,做一份正常的工作
。
台灣的政治民主需要獨立自主的新聞記者。新聞記者如果報導出錯時,本就應受社會公評
。報導中附上自己的姓名,便是代表自己願負文責。
網路編輯則是反映,傳統媒體已經放棄新聞尊嚴,利用年輕人的新聞熱情,創造模糊空間
,以換取流量與利潤。這般行徑已對台灣的新聞,造成極大的傷害。
在數位時代,傳統媒體確實面臨極大的生存問題,才會出現矛盾性格。媒體一方面聘請新
聞記者跑出新聞真實;另一方面為了競爭數位收入,又培養不顧真實的網路編輯。這種現
象不是台灣獨有,全球的新聞媒體都出現生存危機,也同樣見到新聞媒體利用色情化、政
治極化的網路新聞換取流量的做法。
差別在於,其他國家具有新聞傳統、愛惜品牌的新聞媒體,必然不會如此。台灣媒體完全
亂了套。
因為網路編輯的角色,台灣的新聞媒體和社群媒體間的界線,已經完成模糊了。當中牽涉
的問題很多,這樣的新聞生態非常值得檢討。只是,若不能深入問題核心,一味把無辜的
新聞記者抓出來罵一頓,真的無濟於事。
(責任編輯:宋玟蒨)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reurl.cc/q05WmR
6.備註:
笑死人 原來林偉帆不是記者ㄟ
那出來道歉證明偉帆確有其人且是記者的三立要不要出來道歉?
我在這邊宣布 錫蘭、鄉民還有我們大三立立正站好
給我們天下雜誌啪啪啪打臉
還是天下雜誌所處的時空跟我不一樣?
他那邊柯P施政滿意度都第一名、五條變十條
我退一萬步,就算真的不是記者
竟然講的好像被掛名,所以不關他的事
這個作者還感嘆以前發文狗吠火車沒有演算法關注,
這篇肯定可以讓她紅阿 何必刪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