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聯合報
2.記者署名:
記者林琮恩
3.完整新聞標題:
參與國內首例調查 專家:食腦變形蟲泳池感染恐是全球首例
4.完整新聞內文:
參與國內首例調查 專家:食腦變形蟲泳池感染恐是全球首例
2023-08-10 15:11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
一名30多歲女性在新北某處室內游泳池感染俗稱「食腦變形蟲」的奈格里(福氏內格里)阿
許昺慕曾在第一例感染發生時,協助衛福部疾管署調查當地水質。他表示,阿米巴原蟲分為本次事件的奈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二大類,當年針對案發的谷關一帶溫泉飯店進行奈格里阿米巴檢測,檢出率約為20%,但這與樣本數有關。
許昺慕指出,食腦變形蟲在全球感染率不高,公共衛生通報系統相當靈敏的美國,一年診斷出的案件約為5至7件,台灣至今僅2例感染。食腦阿米巴常見於中、溫帶地區,美國感染個案原先多分布在美國南部,近期有往北擴張的趨勢,與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有關。
他表示,食腦變形蟲通常出現於自然水體如溫泉、山泉水、湖泊、溪流中,且在自然環境中,若營養充足時能自行複製、繁殖,水溫三、四十度是最適合生存的溫度,在游泳池、親水設施感染食腦變形蟲的機率較低,若此案確認為游泳池感染,說不定是全球首例。
至於游泳池水中添加氯氣能否殺死食腦變形蟲?許昺慕表示,氯氣優化水質多用在消除細菌,對食腦變形蟲雖有一定效果,但實際程度並無研究證實,也沒有明確指引規範應添加多少濃度才能清除。食腦變形蟲大小約0.8至1微米,只要裝設一微米以下的濾材,就能過濾掉食腦變形蟲;阻擋細菌的孔徑是0.45微米,故多數過濾系統都有效,但若未定期更換濾材,可能反而造成孳生。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特聘教授許昺慕說,食腦變形蟲多出現於自然水體,若此案確認...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特聘教授許昺慕說,食腦變形蟲多出現於自然水體,若此案確認...
近期露營風氣盛行,民眾常到「野溪溫泉」戲水。許昺慕說,野溪溫泉相較溫泉源頭,溫度較低、適合食腦變形蟲生長,民眾活動時須注意避免將頭部浸入水中,以免嗆水導致腦膜炎。不過,野溪溫泉在美國也相當流行,但感染人數每年仍僅有個位數。
5.完整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266/7360424
6.備註:
為什麼之前新北市板橋區游泳池有泳客感染變形蟲死掉的新聞沒有後續下文了!
難道都被選舉惡鬥和政治醜態的新聞淹沒蓋掉了嗎?
開學到現在也一個多月了,很多學校都有游泳課,少數學校有游泳池直接在校內上課,但大多數學校是到校外附近的大型泳池上課。
難道政府對於變形蟲來源沒有一個說法能讓學生家長安心嗎?
如果此篇新聞所說,在泳池感染且身亡是全球首例,那真的是不可輕忽的大事件,是不是也要給世界一個調查結果?
還有相關單位有如實去檢查各泳池的各項指標濃度的問題嗎?包括各縣市公立、私立泳池和各學校、社區內小型泳池,那些相關單位公務員有在確實、認真稽查嗎?還是繼續混水摸魚等到哪一天不小心又摸到變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