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
2.記者署名:
鍾麗華/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台灣人入境中國被盤查 學者沈有忠:台辦邀人、國安抓人
4.完整新聞內文:
中國新版「反間諜法」於7月1日生效,國安局長蔡明彥日前在立法院指出,國人到中國入
出境遭到盤查的數據增加當中,從上半年4件,增加為下半年9件。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
有忠則分析,中共對台定調要擴大交流,惟在政治安全的要求下,出現「台辦推動交流、
國安扯後腿」、「台辦邀人、國安抓人」的陷阱與矛盾。
沈有忠在陸委會的「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撰文表示,在中共20大以及5月的對台工作會
議時,就已經定調為「擴大交流」的階段。在此基調下,各省台辦或是各部門對台工作,
開始從疫情期間幾乎停滯的狀態再次啟動。
沈有忠說,現階段中共高舉政治安全,以鞏固習近平第三任期的治理,然而受到國際因素
影響,中國內部的經濟持續低迷,尤其是青年失業率高,甚至遇上河北洪災,政治安全顯
得格外重要。在對台部分,台辦系統與國安系統區分運作,出現「台辦推動交流、國安扯
後腿」的窘境。
舉例而言,在新版「反間諜法」實施後,國安體系執行相關法律更為主觀,台辦基於重啟
大交流的原則,開始邀請台灣各界人士前往交流、統戰,然而在入境或是在陸交流期間,
國安單位可能基於執法成效,或是「累積業績」,出現不禮貌盤查、甚至拘留的狀況,影
響台灣專業人士前往交流的意願與安全顧慮。
沈有忠認為,由於台辦系統與國安單位目前看起來只有分進、整合度不夠,因此也可能出
現「台辦邀人、國安抓人」的陷阱與矛盾。部分高教單位邀請台灣教授赴中訪問時指出:
「過往只要是名單經過省台辦核可,基本上入境都會禮遇,不會受到不禮貌的對待,更不
可能任意拘留」。
沈有忠表示,現在出現的案例,是中國台辦單位核可入境的名單,在入境時仍然遭到國安
部門不禮貌的查問,檢查手機、電腦與私人物品。消息傳出,連對岸的主辦方都覺得違反
過去交流的常態。顯見現在政治安全仍舊凌駕於大交流的原則之上,即使台辦系統有意擴
大交流,但國安單位沒有標準、主觀的執法,將影響兩岸交流。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450203
6.備註:
中國的反間諜法對全世界威脅真的很大,
某種程度也是反制國內異議者聲音,
更好控制韭菜;
如果台灣明年選錯人,
下場是甚麼?
應該不用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