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螺旋漸進的,
換句話說就是觀念會重複提到,
但會逐漸加深加廣,
取概數(大約)來說,
觀念大概有三個,
邏輯是逐漸增加的,
有的小朋友大概到第二個觀念就卡住了
(1).簡單觀念題
像新聞中的案例,
去買了29元和12元的東西,大約是多少元?
29+12大約是30+10
(2).情況題
明白有些東西取概數要取大的,有些要取小的。
例如買東西付錢,和(1)同樣的題目,
要付錢的時候付40元肯定不夠,
所以付錢的時候取概數會建議取大的,
29+12在付錢的時候會估算成30+20
但是在AA制平分時,
大多情況仍是用40元去估算。
(3).進階題
明白10(或100)的拼湊,
舉例:買了27元的東西和12元的東西,
用(1)的觀念解題會變成
27+12大約是30+10
用(2)的觀念解題會變成
27+12大約是30+20
但是在這個階段,學生應該要考慮到7+2沒有超過10,
所以付錢的時候應該用(1)的方法估算就可以了。
觀念(2)後續會引導出
無條件進位法與無條件捨去法的教學
觀念(3)後續會引導出
四捨五入法的教學
這些都是在四年級才會教的。
取概數這觀念生活中其實很常用到,
例如:買東西199+299+119,
或是包含高年級的成數(打折/成本/利潤)概念,
789加一成服務費這種題目,
就會用800去估算,
小二才剛學概數估算,
和大人已經完整學完估算概念的想法是不同的。
當然你要說手機有計算機可以算的話,
那我也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