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採訪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蔣經國日記》出版 反共保台立場受矚目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eXrcmF7.jpg
2023年12月30日,《蔣經國日記(1970-1979)》新書發表暨座談會於國史館舉行,由左
至右為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國城、政治大學退休教授劉維開、國史館長陳
儀深、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鍾元/大紀元)
【大紀元2023年12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採訪報導)中華民國國史館繼出版《
蔣中正日記》後,30日出版《蔣經國日記》。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指出,前總統蔣經國反共
保台立場多受肯定。他希望兩蔣日記的出版,對於真相的呈現及台灣社會的和解有往前推
進的作用。
陳儀深:兩蔣日記順利出版 盼對台灣社會和解有推進作用
中華民國國史館30日舉行《蔣經國日記(1970-1979)》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如同10月底
舉行的《蔣中正(蔣介石)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暨座談會一樣,貴賓雲集。
陳儀深館長致詞說,《蔣經國日記》原寄存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如大家所知,
是經過十年的司法訴訟,台、美兩地的法院判決確定,以及蔣家家屬的捐贈,兩蔣日記才
得以返回台灣、完整入藏國史館。
國史館表示,《蔣經國日記》始自1937年蔣經國由蘇聯返國後,在中國大陸任職以迄1949
年來台以後的歲月,但在台時期只寫到1979年;由於蔣經國長期追隨父親蔣介石,且擔任
各種要職,其日記不僅是個人內心世界的紀錄,對於近代東亞史、民國史以及戰後台灣史
研究皆具有重要意義。
https://i.imgur.com/R2VnNip.jpg
2023年12月30日,《蔣經國日記(1970-1979)》新書發表暨座談會於國史館舉行,國史
館館長陳儀深致開幕詞。(中華民國國史館提供)
陳儀深在序文中說,蔣經國主政後推動大型經濟建設計劃,實行政治革新,面對美國與中
華民國斷交等國際變局,保守政權經營,晚年宣布解除戒嚴,開放報禁、黨禁,趨向民主
改革而使中華民國台灣化,其反共保台立場多受肯定。然而他也是威權時代的強人,在他
總統任內發生了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江南案,國民黨政府形象大受影響
,因而在台灣社會對他的評價兩極。
他說,《蔣中正日記》、《蔣經國日記》終於得以從今年開始順利出版,他希望對於真相
的呈現及台灣社會的和解,也有往前推進的作用。
https://i.imgur.com/b9nXr22.jpg
2023年12月30日,《蔣經國日記(1970-1979)》新書發表暨座談會於國史館舉行,國史
館館長陳儀深贈送新書予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陳純一。(中華民國國史館提
供)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錢復以錄影致詞說,蔣經國非常講究誠信。他舉例1982
年7月,中共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寫一封長信給蔣經國,他們在俄國是同學。蔣經國把錢
復叫去拿信給他看,並說,「這封信早晚他們會發表,你趕緊找(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先
念,告訴他,他又在那裡做統戰,我不會接受,我一定還是跟過去一樣『三不政策(與中
共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兩蔣日記出版 汪浩:讓大家重新認識兩蔣堅持反共理念
政論家汪浩對大紀元表示,對兩蔣來說反共是他們最重要的理念。賴清德在總統政見發表
會裡面也提到這個問題。實際上國民黨完全背叛了兩蔣,所以兩蔣日記的出版,可以讓大
家重新認識到兩蔣對於反共理念的堅持。「台灣是兩蔣最後的堡壘,那失去了台灣就不光
是不可能反共,他們連生存的地方也都沒有了,所以兩蔣反共保台理念是一致的。」他們
是堅決反對台灣落入共產黨手裡。
1970年2月4日,蔣經國在日記寫到:回顧初來台灣時,尤其在韓戰之際,志士義胞慷慨悲
歌,決志復仇,那股與中共不共戴天之氣勢,震撼山河,時至今日,似已在凌落之中,吾
人不可不提高警惕,以圖自強。目前所可憂者,並非敵人之瘋狂,而是社會本身之苟安現
實,樂不思蜀,一般人只想個人利益,忘卻了國家艱危,只圖眼前安樂,忘卻血海深仇,
每念及此,雖有傷感,但更須因此而振作。
1970年8月6日,蔣經國自記:政工確已成了今日軍中之定力,所要糾正的乃是局部政戰人
員之觀念,以及工作之方法。至於政工之遭遇到少數人之反對,是無法避免的,有的是為
了個人的恩怨,有的為了要求個人的更多自由,最好是没有人來管他們,如此則必將使軍
隊惡化腐敗。
1978年1月27日,蔣經國自記:青年匪諜在口供中說,他們之所以被匪吸收,乃是由於不
滿現状,有的是在服役軍中時所發現的,有的是平時在社會中所接觸的,有的是對教育之
不滿等等,這是一個現實的嚴重問題,如果避而不談,知而不改,那是非常危險的事。共
匪對我們已開始作沒有砲聲的戰爭,……。
在新書座談會中,政治大學退休教授劉維開說,讀《蔣經國日記》可以看到台灣經濟起飛
的年代,當年也是政治外交最動盪低谷的年代。1969年蔣經國接行政院副院長兼經合會副
主任委員,補齊了最欠缺、也最陌生的財經層面歷練,台灣今日的十大建設,就是在這段
時期內所規劃完成。此外,由於《蔣中正日記》只記到1972年,《蔣經國日記》剛好可以
補上這段歷史的空白。
《蔣經國日記》中記載了兩蔣父子難得閒暇時的天倫之樂。蔣經國在1970年1月11日自記
:昨天星期假日,隨侍父親經(今台灣新北市三峽區)大埔至(桃園市)復興山遊覽,天
寒而晴,陽光普照,山上梅花盛開,芬芳清香,賞梅花,觀山水,父子二人有如處於世外
桃源,心胸為之寬舒,歡聚天倫,其樂無盡,多時積鬱,一消而散,在青山綠水的環境中
,共進野餐,如此樂處,天賜之福也!
親民愛民的蔣經國
https://i.imgur.com/qF8DH0q.jpg
2023年12月30日,《蔣經國日記(1970-1979)》新書發表暨座談會於國史館舉行,由左
至右為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國城、政治大學退休教授劉維開、國史館長陳
儀深、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中華民國國史館提供)
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說,蔣經國掌權時是內外挑戰極大的時代,在當時台灣反對運動越
來越強大,而在國外的國際條件越來越渾沌時,事實上他的工作壓力非常大,日夜憂思有
失眠嚴重的問題。「他會閱讀父親日記,希望從中尋求到治國智慧,我們會看到掌握權力
的人其實也很孤單。」除了國事如麻,蔣經國也提到家事也給他帶來很多痛苦,甚至蔣經
國希望他的子孫不要再有人從事於政治了。
陳翠蓮表示,《蔣經國日記》裡看到了民間所認知親民愛民的蔣經國,日記記載了非常多
他上山下海接觸底層大眾,關心農村的生活,比如他跟農民接觸,對於農民生活困苦很愧
疚,或者農婦、老兵都會對他熱情回饋,有人贈送他一頂草帽,蔣經國都記載得非常詳細
,這是他非常快樂的時光。蔣經國愛民如子改善人民生活,有「仁君」的形象。他也知道
民主的弊病,為了名利爭奪不擇手段。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國城認為,兩蔣日記不是單純的私人日記,而是研究
中華民國史、戰後台灣史的重要補充。蔣經國對於台灣許多政治人物的評價都不高。蔣經
國雖然作了許多改革,但他在日記中對決策過程卻談得甚少。「透過兩蔣日記,我們才能
真正知道台灣社會經歷了怎樣曲折的道路。」
責任編輯:高靜#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12/31/n14147767.htm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