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房價就是反映通膨
當營建成本上升、政府標售土地價格上升,那新房子就會貴
新屋貴,買不起新屋就會買中古屋,所以中古屋也會跟著貴
再來
房屋供給有限
一年了不起蓋10萬戶
全台灣也才900萬戶
根本不夠2340萬人分
而
美國QE熱錢大水漫灌、科技業高薪讓工程師很敢買
而政府又限縮供給端
需求高而供給低,價格怎麼可能不漲?
109年中後房價漲翻天了
我個人是覺得啦
換個政府也會是同樣的結果
從三位候選人對於房市的態度
也都是「讓買房更好買」作為出發點
就連最多無產階級最挺的第三勢力
他在選台北市長的時候
他也說他不會打房,而是凍結房價讓薪資所得追上
所以幻想政府「打房」
真的洗洗睡
政府沒有要打房,政府是要打「炒房」
我們的政府,最終極的目標,就是社會的「穩定、安定」
我們政府並不允許有任何的建商倒閉、破產、銀行財務危機
所以用盡手法,去打消任何會造成社會動盪的不穩定因子
所以中小建商已經貸不到土建融了,舊貸案走完就沒得再借了
蓋到一半的房子賣完,就可以收攤了
中大型建商少了中小型建商的競爭,他會蓋得更慢、賣得更貴
也不怕投客轉賣,因為預售屋已經不能轉讓了,剩下的都是實打實的買方
中古屋買賣市場在房地合一稅2.0的實施下,屋主會持有滿五年才拿出來賣
也因此,釋出就更少,房價當然就更硬
也因為房價硬,銀行端的放款風險就低,擔保品的價值比五樓還硬
好了,這整套就是一個超穩定的局
只要經濟成長或持平,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買方去支撐房價,房價根本難以動搖
我知道白粉會說什麼蓋社宅三小的
以台灣的營造量能,分去蓋社宅,那蓋住宅的營造成本可以高到多貴?
說到底,人們除了居住,想要擁有那張權狀,不才是推動房價的主因嗎?
我覺得啦
寄望政府不如靠自己啦
離開都會區去工業區工作,週邊的房子不嫌舊的話都買得起的啦
低薪又愛擠都會,被一堆財資力更強的踩在腳底,然後說不正義
我也不曉得是在想什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