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痛苦是比較出來的
以前賣預售屋最討厭的
就是跟消費者解釋合約書
因為早期合約書會有一些陋習
https://reurl.cc/E4GlYK
比方合約書上的延遲利息萬分之五
建商會磋商成萬分之二
為什麼機車位為變成健身房
為什麼要寫磋商
為什麼會有二工
為什麼交屋款不是5%是五萬等等等
基本上這些在2010-2017都是日經題
直到柯在2018年
終於要求定型化契約要統一
而且幾乎一個字都不能改
合約書還要送到市政府備審兩個月
確定都沒問題才能簽約
現代人一生中最大的消費就是買房
預售屋認知錯誤會很困擾
被柯改完 全部都照定型化契約
消費者有保障 銷售人員也有保障
一切都以合約書 廣告宣傳品為主
房地產有很多法規
他都修正的非常保護消費者
都市計畫也不是一昧出賣容積
針對區域的車流都有限制
但柯這次票開出來
只能說他的改革
都是改革到一般人短期無感的
https://reurl.cc/dL7kv2
舉個例子 2018年前一堆預售屋的機車位
都變成公設
等到居住人口多機車位不夠
這些公設就會變成問題
但對住公寓的人一點感覺都沒有
而台北市住公寓的人
應該比住電梯大樓的還多
所以柯要去想一個問題
他解決的都是現在未來會遇到的問題
而且改下去對民眾都很有保障
但沒票
才會有做了很多卻沒支持度的狀況
政治有理想也有現實的一面
台灣政治很久沒有理想者了
相信這次現實的投票結果會修正的他路線
但不管從消費者跟業者的角度來看
少了一個理想者 損失的其實是一般民眾
那賺到的咧?
當然是業者啊
這輩子沒看過這麼M的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