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科技新報
2.記者署名: 林妤柔
3.完整新聞標題:
半導體科技戰局》補助戰開打!一覽各國半導體軍備競賽細項
4.完整新聞內文:
隨著各國政府意識到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許多國家紛紛祭出晶片補助政策,希望半導體
業者到當地建廠,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台灣為了強化半導體競爭力,正式推出《晶創計畫》
,確保未來科技浪潮中占重要地位。對此《科技新報》更新台灣、美國、歐盟、日本、中國
、韓國、德國最新補貼政策,讓讀者一次掌握全球政府最新扶植半導體措施。
除了台版晶片法,台灣新增晶創法案、IC 設計補助計畫
台灣去年推出台版晶片法,今年因應 AI 風潮,增加晶創法案和 IC 設計相關補助,透過減
免稅收和補助雙管齊下,穩定台灣半導體產業及布局未來科技產業。
1. 台灣「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台版晶片法)
根據台版晶片法,只要符合「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企業,在研發前瞻技術的支出,就能
享有 25% 的稅務抵減,購買先進設備當年度抵減率 5%,且無投資抵減支出金額上限,二者
合計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
申請公司須符合 3 大條件,首先是比照 OECD 最低稅負制,有效稅率需在 15% 以上;第二
是同一課稅年度內之研發費用與研發費用占營收比率(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設備投資也
須達一定門檻,規模將於子法訂定;最後是近 3 年內無違反環保、勞工或食安相關法律且
情節重大情事。
2. 晶創法案
晶創台灣計畫 10 年內挹注 3,000 億元經費,第一期 2024 年啟動,為期 5 年,主要運用
台灣半導體晶片製造與封測領先全球的優勢,結合生成式 AI 等關鍵技術發展創新應用,提
早布局台灣未來科技產業。科技預算第一年核定 120 億元。
晶創計畫包含四大面向,一是利用晶片與生成式 AI 技術,發展各行各業的創新解決方案;
二是強化國內培育環境,吸納全球研發人才;三是加速產業創新所需異質整合及先進技術;
四是利用台灣矽島實力吸引國際新創與投資來台。
3. IC 設計攻頂補助計畫 / 驅動國內 IC 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
根據經濟部公告,「IC 設計攻頂補助計畫」、「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
兩項計畫的總經費約新台幣 20 億元,主要聚焦AI、高效能運算和車用等領域研發,另提供
業者晶片投產補助。
IC 設計攻頂補助計畫鼓勵業者朝 7 奈米以下晶片製程、先進異質整合封裝技術、異質整合
微機電感測技術的創新晶片開發等領域研發;驅動國內 IC 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的補
助則分兩類,前者為先進、優勢和特殊晶片研發補助,上限為 2 億元;後者為晶片投產補
助,項目僅限於光罩及晶圓共乘,補助上限為 1,000 萬元。
美國晶片法補助開跑,條件嚴苛
美國政府今年 3 月正式啟動規模 527 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正式
開放業者申請相關補貼。此外,該法案還針對在美國蓋晶片廠提供 25% 投資稅收抵免。
《晶片與科學法案》當中有兩項核心規定為:一是禁止獲補助者 10 年內在其他相關國家,
如中、俄等有國安疑慮的國家進行半導體製造擴產;二是不得與有國安疑慮的外國實體進行
聯合研究或技術授權,違者將收回全額補助。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商務部將以直接資助、聯邦貸款和貸款擔保的形式發放 500 億美
元(約新台幣 1.6 兆元),其中最大的 39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 兆元)將用於資助製
造設施的新建和擴建,剩餘的 1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410 億元)來支持對新晶片技術的
研究。
美國期望透過晶片法案在 2030 年底前打造至少兩座大型半導體聚落,將結合生產線、研發
實驗室、封測廠以及上游供應商,使美國能自行設計並生產全球最先進的晶片;同時發展出
若干座先進的封裝廠區,成為封裝技術的全球領導者;第三點是提高目前晶片及成熟製程晶
片的生產力,用於汽車、醫療和國防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美國晶片法案要求接受補貼者未來必須與美國分享超額利潤,引發公司
對補貼標準的擔憂,加上嚴重洩漏關鍵商業機密等疑慮,另台灣、韓國公司都難以接受。
日本擬撥款 2 兆日圓,發展半導體、AI 技術
日本政府今年批准規模 13.2 兆日圓(約新台幣 3 兆元)年度追加預算案,其中 1.8 兆日
圓用於支援半導體發展。若連同先前預算未用罄的約 2000 億日圓,日本支持晶片業的預算
額共約 2 兆日圓(約新台幣 4,270 億元),補助對象包括台積電與日本半導體國家隊新創
公司 Rapidus 等,將用於加速日本設計與製造次世代晶片的能力,以及訓練 AI 模型。重
點補助項目包括高階零組件、晶片裝置、工業氣體、半導體製造以及工程人才訓練。
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栗田宗樹表示,這項計畫中的支出將包括用於補助台積電興建熊本二廠
的 7,000 多億日圓(約新台幣 1,540 億元)。除台積電外,日本政府另追加 6,400 多億
日圓(約新台幣 1,408 億元)支援基金,給目標實現先進半導體國產化的 Rapidus 等公司
;另追加 5,700 多億日圓(約新台幣 1,254 億元)給支持在日本國內穩定供應半導體的基
金。同時,政府也嘗試鼓勵國內發展生成式 AI 技術,擬提撥 1,900 億日圓(約新台幣 41
8 億元)用於發展超級電腦、AI 學習等領域。
韓國晶片法提高減稅,4 戰略盼建全球最大半導體聚落
韓國政府公布「K 半導體策略」(K-Chips Act),未來 10 年投資 510 兆韓圜(約新台幣
12.1 兆元),提供三星電子、SK 海力士等 153 家企業資金、稅收優惠、擴大金融和基礎
建設等支援,目標 2030 年前建立起全球最大半導體產業聚落。
「K-半導體戰略」提出四大戰略,分別是提供半導體投資配套、水電等基礎設施支持、全週
期人力資源培養,以及研發補助及制定法律等。
半導體投資配套即擴大研發設施投資稅收抵免,如研發抵免 40-50%、設施投資抵免 10-20%
,並設立半導體等設備投資一兆韓圜以上的專項基金;針對人才培養,韓國政府透過擴大半
導體相關部門的數量,目標 10 年內培育出 3.6 萬名人才,推動規劃包括增加大學半導體
相關科系之招生名額、透過產學合作建立人才培育系統、對在職或求職者提供半導體實務培
訓等;在研發補助方面,針對下一代功率半導體、人工智慧半導體和先進傳感器開發的投資
,高達 1.5 兆韓圜(約新台幣 355.5 億元)。
韓國政府拍案明定,大型半導體業者投資製造設備的抵減稅率將由目前的 8% 提高至 15%,
中小型半導體業者的抵減稅率則由 16 %提高至 25%;另提議若今年的投資額高於過去三年
的年均支出,還可額外獲得 10% 的稅務減免。
歐洲晶片法正式生效,3 支柱增全球半導體市場占比
《歐洲晶片法》(Chips Act for Europe)已於今年 9 月生效,確立歐盟的半導體政策,
預計 2030 年前投入超過 430 億歐元(約新台幣1.5 兆元),鼓勵業者在歐盟設立半導體
廠;另直接提供 111.5 億歐元(約新台幣 3,820 億元)投資,資助至 2030 年研究、開發
和創新的技術領先地位,目標是歐洲全球半導體市場比例從 10% 提高到 20%。
《歐洲晶片法》由三大支柱組成,第一是歐洲晶片計畫,目標是透過促進知識從實驗室到工
廠的轉移,加強歐洲技術領先地位,縮小研究與工業活動之間的差距,預期投入 33 億歐元
將用於支持這項舉措,建立先進的試產線、基於雲端的設計平台、卓越中心、開發量子晶片
等。
第二,確保供應安全。建立半導體「整合生產設施」(Integrated Production Facility,
IPF)和「開放歐盟代工廠」(Open EU Foundry,OEF),透過吸引投資與提高生產能力來
建立供應安全的新框架,以發展先進製程創新及節能晶片。此外,晶片基金將為新創企業提
供融資管道,協助技術成熟並吸引投資者。
第三,歐盟成員國和委員會之間將建立協調機制,加強成員國間的合作,使歐盟能監控半導
體供應、估計需求、預測短缺,必要時觸發危機警報。目前半導體警報系統已於 2023 年 4
月 18 日建立,允許任何利害關係人報告半導體供應鏈中斷。
德國補助計畫卡關,台積電設廠添變數
德國計畫撥款 200 億歐元(約新台幣 6,926 億元)扶植德國半導體製造業,支持該國的科
技產業,確保關鍵零組件的供應。這筆基金來源是「氣候與轉型基金」(Climate and Tran
sformation Fund),預計 2027 年前分配給德國與國際企業。
然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定,政府對 2021 年的抗疫預算撥到氣候基金裡違憲,因此德國
政府預算產生 600 億歐元(約新台幣 2 兆元)缺口。
台積電宣布與博世、英飛凌、恩智浦等三家歐洲半導體公司,共同投資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
(ESMC)。ESMC 將於 2024 下半年動工興建德勒斯登 12 吋晶圓廠,目標 2027 年底投產
,但因德國補助卡關恐生變。
傳中國大基金即將推第三期,規模高達 3,000 億人民幣
中國政府 2014 啟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大基金),在第一、二期時就投資超過 3,300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1.43 兆元)在半導體產業。據中媒《芯語》指出,大基金首期募資
1,387 億人民幣,加上 5,145 億人民幣的社會資金,合計 6,532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2.8
3 兆元),第二期則有約 2,000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8,669 億元),加速中國半導體產業
自主化。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將推出大基金第三期,計畫融資規模為 3,000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1.
3 兆元),以提振其半導體產業。大基金第三期已獲中國當局批准,主要投資重點之一將是
晶片製造設備。據悉,中國財政部門計劃向大基金第三期出資 600 億元;其餘資金需向其
他出資者募集,具體情況仍不清楚。
2022 年中國半導體企業獲政府補助十大廠商,總計占 45%,約 54.6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236 億元),資料僅列出中國上市公司。其中,中芯國際為最大受益者,補助金額達 19.5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84.5 億);再來是獲 10.3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44.6 億)補助的三
安光電;排名第三是陝西晶片封裝企業天水華天科技,獲 4.671 億人民幣(約新台幣 20.2
億元)補助。
5.完整新聞連結:
https://technews.tw/2024/01/15/global-semiconductor-chip-subsidy/
6.備註:
韓國打算投12兆台幣,台灣不尬廣跟上嗎?
話說全球半導體投資開始大撒幣,什麼時候會變紅海市場啊?
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