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主要的問題是
獨立機關無法發揮真正的獨立作用
其實電力成本的壓力
早在推行非核家園就可以簡單計算出來
核能1元多/度
燃煤1-2元/度
燃氣2-3元/度
綠能4-6元/度
然後要用4-6元的綠能去完全替代1元多的核能
用2-3元的燃氣,去替代10-20%1-2元的燃煤
總共約30-40%的成本會上升2-3倍
你說,是要怎麼不漲電價?
其中綠能根本就是賣1度賠2-3度的狀況
如果在蔡英文上任之初
電價審議委員會就能一年調漲兩次3%
以平均電價2.4元/度
複利計算到今年就是3.85元/度
差不多就比現在的電價高了近1元/度
以台灣每年用電量約2800億度來看
多一元
也就台電每年多出2800億的收入
是不是剛好把虧損打平?甚至還有點富足
但蔡英文就不敢漲啊
撐到不能撐為止
還是先用政院的預算幫台電兩次增資
增資幅度差不多一倍
要不然帳面更難看
結果這樣還撐不住
所以才有之前的大漲
漲幅還必須超過法定一次漲幅的上限3%
用例外條款才漲足
當然影響了物價
但政府單位說影響不大
反正我是信了啦
笑點在於
當年馬執政後期
要卸任之前的三月
電價審議委員會作出決議要調降電價
然後蔡英文政府未來的政務委員張景森就出來靠邀
說未來他們要推行非核家園
馬英九調降電價就是在搞事情
問題是當時國際原物料就低
本來馬英九當年自己油電雙漲讓自己民調崩掉
才改電價審議委員會作浮動電價
為啥不按照制度,該漲漲該降降呢?
所以馬沒理,馬本來就沒有必要為新政府的未來政策負責
甚至要求委員們不按制度作
這合情合理
但你們自己上台後
一共有十六次的機會可以調漲電價
你們自己說說自己漲了幾次?
反正現在就趁著剛選完
距離下次選舉還久
該公布合約公布合約
該調漲電價調漲電價
就一次作作
反正到下次選舉大家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