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來源:自由時報
新聞日期:2024/01/24
記者署名:楊丞彧
新聞標題:監委認京華城改建案「確有重大違失」 糾正北市府
新聞內文: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台北市京華城將改建成頂級商辦園區,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等
人本月8日曾質疑,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換掉持反對意見的都審委員,讓
該案容積獎勵從392%暴增到840%,等同送上120億元「大紅包」給曾任國民黨中常委的
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監察院調查後認定本案「確有重大違失」,糾正台北市政府及所屬
都委會與都發局,要求改進。
監察委員林盛豐與蘇麗瓊今(24)日表示,台北市政府循都市計畫審議程序核定京華城購
物中心原址細部計畫修訂案,不當參採「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創設所謂「韌性城
市貢獻」等三項獎勵項目,據以核給20%容積獎勵(「商三」容積率560%×20%),顯
有違失。
監委表示,台北市政府於2021年11月1日公告核定「修訂台北市松山區西松段三小段156地
號(即京華城購物中心原址,面積16485㎡)第三種商業區(特)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定
細部計畫案」,在欠缺法令依據之下,逕自創設所謂「韌性城市貢獻」、「智慧城市貢獻
」及「宜居城市貢獻」等獎勵項目,給予按「第三種商業區」之基準容積率(上限為560
%)外加最高20%之容積獎勵。
監委指出,據此換算給予獎勵之「容積樓地板面積」,高達18463.2㎡(16485㎡×560%
×20%),約5585坪;如另加計按之後建築執照實設總樓地板面積比例推算之免計容積部
分,則可增加之樓地板面積合計恐高達約10265坪,不僅逾越(牴觸)上位法規之容積率
上限規定,且給予之容積獎勵額度與申請人貢獻(負擔)程度之間亦屬失衡,難認有該府
宣稱之所謂「對價性」,足見本件容積獎勵細部計畫修訂案之規劃提案、審議及核定過程
,均有重大違失。
監委提及,台北市政府(都發局)早前一再曲解當年其捐地後所餘七成之「商三」土地容
積率為392%,經過監察院於2016年1月7日糾正及2017年6月8日質問後,台北市政府已於
2018年1月18日公告細部計畫修訂案,釐清並認可容積率確實為560%,同時刪除「允建樓
地板面積保障」,此部分確已無疑議。
林盛豐、蘇麗瓊調查發現,依台北市政府、內政部及監察院諮詢專家學之見解,前述「允
建樓地板面積保障」,換算容積率為646%,本質僅屬一次性保障,亦即京華城購物中心
原址重(新)建時不能再次適用,而須回歸適用「商三」法定基準容積率上限之560%。
但京華城卻向台北市政府爭取再次適用,後遭駁回。京華城如堅持上述主張,自應提起行
政救濟,而不應以法外創設無法令依據的容積獎勵來爭取。
監委指出,京華城2018年間提起行政訴訟,主張再次適用「允建樓地板面積保障」。但京
華城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2020年7月16日駁回前的13天,另自提細部計畫修訂案,用以爭
取本案560%×20%容積獎勵;而台北市政府竟然也配合受理,既無視本案容積獎勵法令
依據之適宜性,也未先審核該自提細部計畫修訂案之提出如何符合都市計畫法「配合當地
分區發展計畫」的先決要件,顯有不當。
監察委員進一步指出,台北市都委會竟僅基於「公益性」與「對價性」的考量,且無視本
案不是都市更新案件,逕行參採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所定的「綠建築」、「智慧建
築」、「耐震設計標章」等獎勵規定,法外創設所謂「韌性城市貢獻」、「智慧城市貢獻
」及「宜居城市貢獻」等獎勵項目,給予按「第三種商業區」之基準容積率(上限為560
%)外加最高20%的容積獎勵,換算獎勵「容積樓地板面積」高達5585坪;如另加計之後
建築執照的免計容積部分,樓地板面積合計恐高達約10265坪。該容積獎勵明顯逾越(牴
觸)細部計畫上位法規,確有重大違失。
監委強調,本案除有上述法令依據不足並逾越(牴觸)上位法規的違失外,對於申請人之
貢獻(負擔)程度與其因上開容積獎勵所獲得高達5585坪、甚至10265坪之「容積樓地板
面積」,二者之間也明顯失衡,實在令人難以認同本案有台北市政府宣稱的所謂「對價性
」。然而,台北市政府及所屬都委會卻疏未於審議過程確實評估,並據以詳載於都市計畫
說明書,就草率核給本案容積獎勵,也有明顯疏失。
威京總部集團聲明,希望外界不要污衊,流於政治操作。柯文哲回應,有證據去告就好了
。
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561936
不痛不癢。
沒在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