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al809 (jal809)
2024-02-08 13:23:151.媒體來源:聯合
2.記者署名:林琮恩
3.完整新聞標題:台版有村架純 防疫醫師林稜初登場:面對鏡頭很害羞
4.完整新聞內文:
2024-02-08 11:56 聯合報/ 記者林琮恩、李青縈/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疾管署每周二都會舉行例行疫情記者會,由防疫醫師對外說明國內傳染病流行形況
,舉凡新冠、流感疫情,及登革熱傳播情況等,都與民眾切身相關。嚴肅正經的場合,近
期卻因新進防疫醫師林稜外型亮眼,神似日本女星有村架純,在PTT引起討論。林稜接受
專訪時表示,自幼就嚮往服務弱勢及偏鄉,追求充滿浪漫及未知的工作性質,但擔任防疫
醫師卻也讓自己遭遇挫折。
林稜去年於記者會上「初登場」後,有網友在PTT上以「疾病管制署醫師有看門診嗎?」
為題發文,在內文寫道,林稜醫師外型漂亮,「流感給她看都好了」。林稜則大方回應,
擔任防疫醫師後,自己其實仍在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看診,不過是以協助年邁的老師為主
,並藉此維持臨床醫師手感,但不是用自身名義開設門診。
林稜在記者會上現身,其實是疾管署防疫醫師訓練的一環。新進防疫醫師先在台北市林森
南路的署本部進行訓練,內容除進行傳染病監測及評估,也參與輿情回覆、公關文宣制定
及對媒體的溝通等事項,結訓後將安排防疫醫師至疾管署於全台的6個各區管制中心接受
訓練。
比起「國民女婿」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應對媒體提問時的順暢自如,初出茅廬的林稜仍有
些生澀,在電視台錄影環節,會不小心NG,逗笑現場媒體。她坦言,面對鏡頭「會有一點
害羞」,首次參加記者會時,反覆練習多次,把新聞稿內容在腦中記熟後才上場;自己對
媒體溝通、發言人角色並不排斥,不過需要更多練習增強火侯。
在任職防疫醫師前,林稜在馬偕醫院擔任住院醫師、總醫師,並曾任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二年,完成住院醫師及專科、次專科訓練後,才離開醫院至疾管署任職。她表示,在擔任
總醫師期間,正值新冠疫情,正好自己在思考下一步應留在醫院,還是至基層診所服務,
與師長及學長姐請益期間,第一次知道防疫醫師這項工作。
經過學姐進一步說明,林稜才知道防疫醫師工作內容包括公衛調查,且要參與政策制定。
她表示,自己過去就對公共事務、社會議題很感興趣,「也許說來矯情,但學生時代對無
國界醫生、服務偏鄉有著浪漫想像,加上防疫醫師有些未知的工作性質,與我對職涯的想
像十分接近。」
「臨床醫師的角色是依照指引治療病人,防疫醫師就是制定指引的人,角色轉變很多。」
林稜表示,當上防疫醫師後,為了疫情調查、政策制定,除醫師訓練中已經熟稔的公共衛
生知識,也必須參加許多人類學、動物學相關的課程及跨部會會議,並試圖了解世界各地
風土民情,作為流行病學調查的一部分,種種突破都讓自己大開眼界。
林稜第一次「出任務」,是隨疾管署團隊赴台南進行登革熱防疫。她回憶,當時覺得自己
就像偵探,要四處翻找民宅水盆、爬上天溝等處尋找孳生源,魔鬼藏在細節裡,防疫醫師
必須非常細心,稍有疏漏都可能造成疫調偏誤。
「那時挨家挨戶尋找孳生源、噴藥,常遇到市民質疑,認為家中沒有蚊子,為何一定要進
來?」林稜表示,比起看診時,醫病關係中病人總會專注聽醫師說話、服從醫囑,身為公
務員是為民眾做事,卻要遭受質疑,有些小挫折,但也藉此體認,與大眾溝通正是防疫醫
師重要任務。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s://reurl.cc/D4xyjE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