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留言回文會太多 直接獨立一篇
1. 台灣的所有疾病治療 都沒有說哪個檢查/檢驗/治療只能某科醫師做 譬如家醫科
醫師一樣可以做內視鏡 可以做腹部超音波 可以剖腹產 兒科醫師也可以去看皮膚病
去做大腸鏡 這在台灣都是很自由的
專科醫師制度建立 是讓民眾知道這些醫師已經受過專業訓練 在相關的疾病診斷和
處置上 比其他醫師在這方面疾病 更加專業
2.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在於 健保採取總額制度 為了讓健保收支平衡 所以做了很多
限制 而健保的收入95%來自於保費收入, 5%來自於菸捐或是公益彩券等收入 而現行
保費收入中 民眾 雇主 和政府比例大約各是1/3 如果大幅調漲收入 那民眾就會抗
議 雇主也會抗議 官員就要下來 所以能壓制的就只有支出
但是過去幾十年健保已經建立什麼都給付的觀念 所以也很難拿掉常見疾病的給付
但是醫療技術的進步 又必須引入新技術新藥材新醫材 所以就只能限縮舊有支出
而最能被犧牲的項目 就是診療費 病房費這些項目 一般醫師的收入和護理師的薪資
都是來自於這些項目 健保就用點值方式 變相縮減醫療人員薪水
所以像過去兩年通膨漲很兇 但是護理人員薪資因為受限健保給付不動 所以漲不上
去 醫院和走純健保體系的診所 很多地方都留不住護理人員 原因在這邊
而過去幾年皮膚科醫師也在哀哀叫 因為外面自費或是醫美皮膚科太好賺了 在醫院
做服務做學術的皮膚科醫師變少 醫院的皮膚科純粹靠健保的 撐的很辛苦 照dsrte
所說的增加皮膚科醫師的名額 根本沒屁用 就像一個杯子底部破了洞 你不去補洞
只想說多灌點水 就能讓杯子裝滿水是一樣的道理
3. 而這幾年比較熱門的 就變成自費項目比較多 不受健保管制的 就越好過 醫美
只是其中一項 包括健檢 減重 自費醫材 自費藥材比例高的 相對就變得熱門
所以問題點還是在於健保這部分 但這是無解 因為整個健保架構都被寫死 醫療人員
無力可回天....
※ 引述《dsrte (把握)》之銘言:
: 皮膚科和醫美很多,那為什麼不增加皮膚科的醫師名額,讓市場變成紅海,然後把健保給付降低,不然都給他們賺去,浪費錢,這樣市場就會飽合了
: ※ 引述《Redbeansauce (今日起醫聲)》之銘言:
: : 本魯國立醫學中心
: : 來平衡打擊一下
: : 那張圖基本上只是私立醫院的薪水
: : 而且只是少數全台可能沒有幾個人能拿得到
: : 台大北榮長庚
: : 這三大體系的醫生
: : 我相信在北中南撐住了
: : 上百萬乃至千萬台灣人的醫療
: : 然而這三大體系的醫生其實薪水少之又少
: : 主治醫師的年薪大概都在200~300之間
: : 住院醫師年薪有沒有破百都是個問題
: : 年終獎金永遠都只有底薪*1.5 ,也就是七萬多
: : 但實際工時爆幹長
: : 某幾間醫院外科甚至是365天查房
: : 頂多過年給你放個四天
: : 其餘乖乖來醫院報到
: : 真的沒有外界想的那麼爽
: : 實際上就是窮途陌路
: : 大量醫生跑去醫美,推自費能量點滴
: : 真的是在懲罰那些熟讀guideline
: : 不亂開藥的醫生(真的是你讀越多賺越少
: : 是現在整個政策規劃
: : 都是在鼓勵醫生推莫須有的自費
: : 從病人身上搶錢
: : 這才是健保最可悲的地方
: : 健保的壞處已經要開始顯現出來了
: : 願健保能找出新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