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自由
2.記者署名:
楊丞彧
3.完整新聞標題:
高官屢次違規「飲宴應酬球敘」 監察院指「有損形象」糾正調查局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4/03/01/phpkg6mcO.jpg
法務部調查局高階主管多次參加與職務有利害關係者之飲宴應酬及球敘,未依規定簽報知會
,損及機關形象,監察院提案糾正。(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2024/03/01 16:58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法務部調查局被投訴搜索台蠟公司查扣執行失當,且相關高階主
管與職務有利害關係者接觸頻繁等,監察委員高涌誠、林郁容及王美玉調查後指出,該局調
查人員執行個案搜索過程欠當,且相關高階主管多次參加與職務有利害關係者之飲宴應酬及
球敘,未依規定簽報知會,損及機關形象,更與犯罪嫌疑人頻繁不當接觸引發訾議等,均有
違失,提案糾正調查局。
高涌誠、林郁容及王美玉今(1)日透過新聞稿表示,調查局人員於台蠟公司搜索現場發現
另案記有該局主管人員姓名之證物,究是否應予查扣之規範未盡明確,卻又在被搜索單位人
員均在場之情況下,公然質疑討論相關主管人員與被搜索對象「在外吃飯、喝酒」以及是否
查扣爭執等言論。且相關高階主管多次參加與職務有利害關係者之飲宴應酬及球敘,亦未依
規定簽報其長官及知會政風機構,損及機關形象,核有違失。
調查委員直指,調查局部分高階主管多次參加與職務有利害關係者之飲宴應酬及球敘,亦未
依規定簽報其長官及知會政風機構,或揭露應迴避事項與其飲宴球敘與職務行使蒐集情資有
關,殊有未當。尤其,相關主管與犯罪嫌疑人頻繁不當接觸,引發調查人員訾議,行為欠當
,洵有可議之處。
調查委員表示,調查局相關單位主管對所屬「宣導守紀觀念,傳達紀律要求」等宣教工作未
盡落實,屬員長期多次與犯罪嫌疑人會面卻無相關紀錄可稽,引發相關偵查計畫執行及搜索
是否迴避之質疑,監督考核不周並損及調查人員及調查局聲譽,均核有違失。
監察院司法及獄政委員會上(2)月19日通過的糾正案文指出,法務部允應督導調查局本於
權責儘速再行行政調查,逐案清查妥處有關機關、人員有無涉及民眾檢舉之弊端及生活有無
違常等情事,並允應督促所屬戮力依法釐清案情,本於勿枉勿縱精神,澄清吏治,釐清其中
有無公務員利益輸送等情事,依法處理。
另據訴,調查局之外勤處站長期以來,將中央核發據點調查官每人每月之據點工作費4500元
,從中抽取1000元集中管理,並將業務交由特定據點調查官處理,使其獲得績效分數,再藉
特殊績效表現名目,發放款項予特定調查官,疑涉不法。
高涌誠、林郁容及王美玉調查後發現,調查局所屬外勤處、站浮動據點工作費之核發分配有
集中於特定人員之虞,並將浮動據點工作費分配結果均以「據點工作績效排名獎金」、「特
殊績效獎金」作為核發分配案由,不無衍生誤解據點工作費屬個人獎金等爭議。另查,調查
局據點工作費免用統一發票收據,部分單據與公示資料不同且商工登記為歇業、停業、查無
資料、非營業中等態樣,憑證核銷難謂適法。惟台北地檢署以行政簽結方式結案,均有違失
。
調查報告特別指出,法務部執行職務,知有犯罪嫌疑者及針對匿名檢舉函疑涉嫌洩密一節,
應本於權責督導所屬依法處理,以提供所屬員工執行職務必要的良好工作環境及不受誣陷干
擾的辦案空間,才能杜絕黑函文化,以提升調查工作效能。
監察院調查報告最後表示,政府允應基於國民主權下權力分立精神,深入研議並落實各情治
機關確立「情治分立」原則,避免集情報與警察權於一身,造成濫權、恣意侵害國民權益,
以維護人權及保護國家安全。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594433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