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時新聞網
2.記者署名:
張威翔
3.完整新聞標題:
影》歐洲大規模示威燒到英國 數百農耕機包圍西敏寺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24-03-27/1024/20240327005215.jpg
歐盟國家除了,丹麥、挪威、奧地利以外,各國農民都在進行超級大規模的示威活動,在
社群網路抖音(TikTok)被全面封殺之前,只要搜尋「Farmers Protest」就能一虧全貌
,本週一(26日)英國農民加入其他國家農民行列, 數百輛農耕機具從英國各地匯流,
駛向英國西敏寺抗議,外媒報導不斷強調,這是為了抗議英國脫歐後(Brexit)的農業政
策,但實際上,他們加入歐洲國家,誓言對抗由歐盟、英國由上而下的「減碳排」農業法
,幾乎扼殺了肥料與農藥和內燃機農耕機具的使用。
@danwhiteheadsky Farmers descend on Parliament Square in a tractor
go-slow #farmers #nofarmersnofood #farmersprotest #news @Sky News ♬ original
sound - Dan Whitehead Sky News
https://www.tiktok.com/@danwhiteheadsky/video/7350367193734974752?refer=embed
支持「拯救英國農業」(Save British Farming)和「肯特農民公平」(Fairness for
Farmers of Kent)運動組織的人士從英格蘭東南部開始,穿越首都南部地區,前往國會
廣場,一長排拖拉機飄揚著聯合王國國旗或標語,如「停止劣質進口」,沿著泰晤士河前
行,包圍西敏寺,延伸到議會廣場,引來歡呼聲和喇叭聲。
@londonlister.com Farmers Tractor Protest Westminster 25/03/24 #farmer
#farmersprotest #uk #london #whitehall #westminster #london #food #tractor ♬
Now this is epic - Ryan Lucas
https://www.tiktok.com/@londonlister.com/video/7350684811293363489?refer=embed
《美聯社》(AP News)本週二(26日)報導稱,迄今為止,英國尚未見到像法國和其他
歐洲國家的城市那樣的大規模農民抗議活動。歐盟27個成員國的農民已經抗議,他們認為
這些規定是不必要的官僚主義規則,乾淨空氣和土壤目標以及不公平的國外競爭,這些因
素使他們陷入破產。
@joanne_bambam ♬ Convoy - C. W. McCall
@satnamskhalsa
Farmers protest in London, displaying the Union flag makes a refreshing
change.
♬ original sound - SINGH
https://www.tiktok.com/@joanne_bambam/video/7350943113646525728?refer=embed
但實際上,本報先前報導,這並不是歐洲農民群起激憤的原因,根據先前德國陳抗女農夫
雅娜(Jana Gabert)投書美國農糧期貨交易網:「真是夠了!媒體不斷錯誤報導我們的
抗爭訴求」「柏林陷入了預算危機,為極其昂貴的『能源轉型』籌措資金,還違反了德國
要求平衡預算的憲法修正案。」
「政治家錯誤地禁止了石化燃料的使用,並推高了柴油的價格,此外,他們對化學肥料和
農藥,實施了嚴格的規定。現在,畜牧業被稱之為有害的,而不是食品供應的重要組成部
分。」
問題顯然在於籠罩全歐洲的溫室氣體排放政策,但是西方媒體總是主張農夫是在不滿津貼
變少。
橫跨多荷比盧、德、法、義、波蘭、捷克、西班牙等國的農民串連,誓言對抗由歐盟由上
而下的「減碳排」農業法,即大幅調漲的農耕機具牌照稅、使用農耕機具的限制、肥料和
農藥限制,以及削去的柴油補助等等。
文章來源:UK farmers in tractors head to Parliament to protest rules they say
threaten livelihoods
https://reurl.cc/przmlb
文章來源:巴黎圍城「無限期」 荷、比、德、法農民跨國示威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40130004324-260408?chdtv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reurl.cc/qrxmAE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