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獨/寶林粿條未檢出米酵菌酸 中毒者喊醬

作者: Wojnarowski (@WojVerticalNBA)   2024-03-31 11:06:00
1.媒體來源:
UDN
2.記者署名:
記者賈寶楠
3.完整新聞標題:
獨/寶林粿條未檢出米酵菌酸 中毒者喊醬料苦 桃園籲中央徹查醬料問題
4.完整新聞內文:
台北市寶林茶室中毒案疑雲未解,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研判醬料可能有問題,強調不能排
除醬料含有被米酵菌酸汙染的椰子成分,中毒的桃園市民也告訴他「醬料很苦」,寶林的
粿條、香蘭葉和在來米粉又全數未檢出米酵菌酸,都讓他對醬料高度懷疑;桃園是新移民
大城,異國料理餐廳很多,市府除稽查可疑食材流向,也不會忽略醬料這方面的隱憂。
桃市府27日晚間獲報有一位桃園市民中毒,王明鉅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隨即研究米酵菌
酸,隔天參加行政院會指出,「不能排除醬料出問題的可能」。
王明鉅解釋,根據醫學文獻,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一詞源自印尼食物「TempehB
ongkrek」,由椰渣發酵作成,外觀像豆腐,但遠比豆腐硬,因椰渣含大量脂肪,非常容
易讓產生米酵菌酸的細菌生長,1951年到1975年造成印尼平均每年288次中毒、34人死亡
,1969年印尼禁止製造這種食品,但民間還是很多人偷偷製造食用,並在過程中加入檸檬
汁讓細菌無法生長,避免中毒。
王明鉅說,椰子或玉米含大量脂肪,如果製造食物過程不注意,使用了發酵過的椰肉製品
,很可能產生米酵菌酸,東南亞料理又喜添加各式醬料,椰製品更常見,製作方式和來源
卻不能保證沒問題,檢驗不能錯過任何環節,尤其醬料。
當天行政院長陳建仁裁示,相關單位注意醬料,王明鉅也提醒與會的台北市長蔣萬安,會
後王到三總探視慰問桃園中毒個案男子順便「疫情調查」,更懷疑醬料可能是元凶。
據轉述,中毒男子21日當晚7點半餐廳只剩粿仔條,「端來整盤顏色很重、很黑,第一口
吃下去就覺得醬料非常苦,可是粿仔條本身感覺很一般,沒什麼味道」,男子還提供用餐
前拍的粿仔條照片佐證,果然呈深褐色;王明鉅說,他和周圍的三總醫護人員都覺得傻眼
,畢竟變質才會苦,卻少人懷疑醬料。
當時王明鉅問男子,為什麼覺得很苦還統統吃完?男子說,「因為很貴,就算不好吃,還
是覺得要統統吃完。」
男子餐後出現惡心、嘔吐症狀,隔天住加護病房,搶救後狀況好轉,轉一般病房。王明鉅
今說,這是目前曾病重還能清楚交代中毒過程的一例,從醫學文獻和男子口述,加上粿條
、香蘭葉和在來米粉已全數採陰、未檢出米酵菌酸,他更肯定醬料可能出包、應該徹查。
此外,因粿仔條等食材供應不只一家餐廳,但其他店家都沒出問題,反而每家店烹調時都
自己調配醬料,王明鉅建議,最好釐清寶林醬料的成分、來源、儲放方式和廚師調製過程
等,有無使用椰子或玉米成分的原料、是否產生米酵菌酸汙染,「就怕來不及查扣檢驗,
最後成了無頭公案」。
王明鉅說,米酵菌酸死亡案例全世界只有印尼、中國和莫三比克出現過,桃園是移工和新
移民大城,異國料理餐廳很多,市府除稽查可疑食材流向,也不會忽略醬料這方面的隱憂

5.完整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123988/7867761?from=udn_mobile_indexrecommend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