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各國語言的鄉民們午安 摳你雞挖 谷騰塔哥 蹦阿撇米迪 布欸那塔跌司
最近看到各大媒體都在用「脆」取代 Threads 並衍生出各種脆式組合詞
還說「年輕族群」都這樣唸 讓我不禁懷疑
台灣雙語教學是不是離完善落實還有一段很大距離?
以我個人的認知來說
現在的年輕一代應該不會有跟老一輩人把 G 發成「雞」的情況發生
但把 th 發成 ch 倒是我從沒想像過的情況
以 Threads 來說 如果真的要取個類似的音也應該是「穗」(ㄙㄨㄟˋ)
而從教育部字典來看
「穗」又有植物莖端『成串』聚生的小花或果實。」這樣的意思
與英文原文意思的討論「串」剛好達到 semantic 跟 transliteration 並存的優點
中文相較於其他亞洲語言來說有別於日文或韓文有較多變化
也因此比較不容易影響歐美語系的發音 (母語為台語者的可能就比較難說)
像日本或泰國人就比較容易有把 ch 發成 sh 的桎梏存在
比如說 teacher 會發成 teasher church 會發成 chursh 或 shursh
(不要去玩你們的日本或泰國朋友XDDD)
或是韓國人的捲舌音會發的比較卡
但這跟把 Threads 發成「脆」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難道這是一種另類潮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