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時新聞網
2.記者署名:
鄭玉如
3.完整新聞標題:
印度出土4700萬年前巨蛇化石 體長可達15公尺
4.完整新聞內文:
12:122024/04/19 網推 鄭玉如
https://reurl.cc/nNnLn8
印度一處煤礦發現27塊脊椎骨化石,考古人員進行研究,發現是古老巨蛇的遺骸。(示意
圖:Shutterstock/達志)
印度古吉拉特邦一處煤礦發現古老蛇類化石,距今已有4700萬年歷史,考古人員以脊椎骨
化石推估,巨蛇身長約10.9到15.2公尺,體型應該與已滅絕的泰坦巨蟒(titanoboa)差
不多,推測牠當時生活在陸地,而不是像水蟒棲息於水中。
https://reurl.cc/Vz34Eb
根據《CNN》報導,印度古吉拉特邦一處煤礦出土27塊脊椎骨化石,部分還相連在一起,
考古團隊起初以為鱷魚的骨頭,研究後發現是巨蛇的遺骸,時間可追溯到4700萬年前,是
有史以來最大的蛇之一,將其命名為「Vasuki Indicus」。
印度理工學院羅克分校古生物學教授巴傑派(Sunil Bajpai)和研究員達塔(Debagit
Datta)提到,以化石進行估算,巨蛇體長可能介於10.9到15.2公尺,「牠能長到這麼大
,原因有很多,包括有利環境、充足食物資源及缺乏天敵,再來就是天氣比現今溫暖。」
巴傑派和達塔解釋,巨蛇應該是生活於陸地,不像水蟒棲息在水中,由於牠體型龐大,也
不可能在樹上閒晃,「雖然目前沒有完整的骨骼,但體型可能與已滅絕的泰坦巨蟒差不多
,算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蛇之一,身體寬闊呈圓柱形,應該沒有毒性」。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reurl.cc/mMq0vG
6.備註:
https://youtu.be/5Ss6skMWvx4?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