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ehind4 (背後4吃苦的人吃光他們吃)》之銘言:
: 台灣人人愛台灣中國閩南來的台灣人
: 是土生土長的本土台灣人
: 客家 外省 原民十六族 新住民
: 中國閩北廣東西山南山北湖
: 什麼亂七八糟的
: 也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土台灣人
: 大都團結一心
: 說台灣土生土長演化而來的台灣話
: 大家都要當台灣人 不要分那麼細
: 那個呀
: 我發現呀
: 台中呀 花了14年 人口超越現在的高雄
: 桃園呀 花了九年 人口貼近現在的高雄
: 45年前 就升格的高雄市
: 整整比別人早了30年發展
: 統一了高雄縣 才等於現在台中 桃園
: 那魔
: 如果45年前 升格的是台中 桃園
: 台灣是不是早就飛天了???
從常駐人口來看實際上桃園高雄已經相差無幾了。
不過就事論事45年前也確實輪不到台中桃園升格。
45年前高雄的升格跟國家整體戰略發展有著緊密的關係。
大概就是台灣轉型成工業化社會,要賺外匯啦。
高雄靠著既有的工業設施自然成為第一個吃雞腿的城市。
也就是耳熟能詳的加工出口區。
外資出錢蓋工廠甚至提供技術,台灣則提供廉價的勞工跟土地。
產品做完裝貨櫃直接從高雄港送走,不會流入本島。
那年代符合這條件的城市除了高雄以外別無他地了。
加工出口區的就業機會吸引了各地的勞工前來輪班,有了人口紅利三級產業也跟著蓬勃發
展。
這也是當年高雄能升格的本錢。
所以在那邊哭重北輕南的全都是耍流氓,高雄明明就過得很爽,親兒子。
這也是其他縣市看高雄不順眼的主要原因,好處拿最多還哭最大聲。
Ok幹古到此為止
不過現在早就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了,而是北部帶頭發起的技術密集型產業-高科技製造
業。
雖然也是在做代工,但產品本質已經天差地遠了。
運送的方式也從海運轉變成空運為主。
桃園:剛剛有人提到空運嗎?
沒錯,為了搭配轉型的高科技製造業,從北到南各大城市的傳統產業都開始跟著轉型。
至此,桃園空港也肩負起帶動台灣GDP逆風高灰的重任。
高雄港,雖然依舊很重要,但跟這一波科技業轉型其實已經漸行漸遠。
而經過升級的台灣勞工也逐漸往北部為首的科學園區集結。
加工出口區:想當年…(淚)。
Anyway, 桃園能上車有兩大因素
1.台灣經濟起飛,台北松山機場飽和,選址桃園蓋新機場。
2.台灣產業轉型,新竹開闢科學園區。
不過從脈絡來看,當年高雄升格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