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電腦發明前 股票都怎麼畫K線

作者: rcwang (啊嘻汪)   2024-05-04 22:54:00
以美國大蕭條那時候來說,一個技巧叫做 Tape Reading (解讀紙帶)
在當時價格會像電報用一條紙帶打進來,類似這樣:
[ 嘉鋼 12.55 元勝 41.3 華新科 117.0 正崴 48.75 嘉鋼 12.55 .... ]
這個紙帶原則上不會斷,然後當有新的價格變動,就會接在後面
這就是交易所或很多金融機構跑馬燈的由來,很多人以為上面這個價格
好像就像財經電視台,或像公車站牌一樣全部輪一遍,在當時並不是
而是只要成交就會接在後面,所以有一支股票如果一直成交,你就會看到
[ 台積電 775 台積電 775 台積電 776 台積電 776 ... ]
實際上紙帶還會有交易量,那第一線的人員(都概稱為交易員)
如果收到這樣的資訊
他們手上都會有一個小本子或紙(或撿地上的紙也很常見)
他們就會在上面畫 OOXX 類似這樣:
20
C
O
15 #
O
A O
10 O O
OOO
OB
5 O
垂直就是價格,橫軸是時間,一個刻度可能是 5 分鐘,只要有報價就畫上去
實際上 O 可能會是好多數字疊在一起,或是一些計數,來標記交易量
然後各種特殊情況就會用不同字母或符號來註記
唯一的特點就是沒什麼顏色區分,因為大部分人拿的都是鉛筆或簽字筆
所以交易員就會有好多張紙,代表不同商品,小小一疊在手上
然後可能累積一個時間長度,可能是半小時或一小時
就會濃縮或騰到別的地方去,例如剛剛那個可能就變成:
20
C X
O X
15 # X#
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