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經濟學人示警「美國聯邦債務要爆了」!

作者: spring719 (未曾來過的冬天)   2024-05-08 07:10:16
https://www.storm.mg/article/5113571?mode=whole
經濟學人示警「美國聯邦債務要爆了」!美債雪球越滾越大,拜登川普為何視而不見
風傳媒
記者 李岱青
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快速累積,如今已佔該國GDP的96%,《經濟學人》除了警告美國經濟
恐遭債務和財政赤字拖垮,更直言正在競選總統大位的拜登與川普對此均視而不見,兩人的
政見甚至會讓美國政府的財政負擔繼續惡化。
債台高築
《經濟學人》指出,儘管拜登和川普都時不時地對美國糟糕的財政前景表示不滿,但兩人都
沒有將改善財政問題納入競選的核心政見。相反地,兩人的競選政策都可能會加劇美國的債
務問題,因為拜登計畫推行更多支出項目,而川普則誓言繼續減稅。隨著人口老化,對於佔
聯邦預算最大份額的兩項支出——醫療保健和老年人退休金——則是兩位候選人都不敢碰觸
的議題。
《經濟學人》表示,對比上個世紀90年代,大環境的改變使得美國維持財政紀律相對困難。
由於電腦與網路開始普及,美國的生產力與政府收入都不斷提高;加上冷戰結束,美國也因
此獲得和平紅利,大幅削減國防支出。相較之下,美國如今與中國和俄羅斯的競爭日益激烈
,包括國防在內的開支不斷增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人口老化也讓預算更為緊張。
《經濟學人》指出,最糟糕的也許是無論哪一黨都認為,維持財政紀律並不會為勝選加分。
老布希(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時代美國政府曾透過加稅來削減赤字,結果被共和
黨選民趕下台;民主黨人曾不情願地在1990年代削減支出有成,繼任的小布希(George Wal
ker Bush)卻透過大幅減稅將盈餘揮霍殆盡。
從小布希開始,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人都開始肆意揮霍。《經濟學人》指出,小布希的減
稅政策,很大程度被繼任的歐巴馬(Barack Obama)所沿用,並由川普發揚光大。美國政府
收入僅佔GDP的33%,這遠低於幾乎所有其他富裕國家。由於人口變化和經濟混亂(2007-20
09的全球金融危機和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都導致政府支出大幅增加。美國國會預算
辦公室(CBO)前負責人霍爾(Keith Hall)表示:「我們曾經對債務抱持一種健康的恐懼
,但現在我們已經失去這種恐懼。」
《經濟學人》表示,美國政府的奢侈行徑讓當今的美國經濟保持相對強勢,但利率上升卻加
劇了美國債務的瘋狂擴張。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未來20年,每年的債務利息將佔赤字
的三分之二;未來30年,美國政府債務的GDP佔比將從96%上升到166%。美國的公共財政正
迅速惡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為了在2029年穩定其債務與GDP的比例,美國需
要將其基本赤字(即利息支付前)削減到約佔GDP的4%(過去五年,聯邦赤字平均每年約佔
GDP的9%)——這比任何其他大國都要多。《經濟學人》指出,美國債券市場已經開始變得
不安。
3兆美元:拜登V.S.川普
《經濟學人》指出,到2025年底,川普執政時在2017年啟動的許多個人所得稅削減政策都將
到期,若繼續保留這些減稅措施,接下來十年將增加3兆美元的支出,即便對於揮金如土的
華府來說,這也是一筆可觀開銷。相較之下,光是結束減稅政策就可以縮減年度赤字約一個
百分點,這對美國財政而言無疑是件好事。但突然增加稅收將導致選民不滿,並可能造成經
濟成長放緩,沒有一位總統願意蹚這灘渾水。因此,問題不在於下一任美國政府是否會延長
減稅措施,而是在於是否會「完整」保留當前的減稅政策以及還會有哪些額外的財政舉措?
《經濟學人》指出,川普誓言將所有減稅措施永久化,甚至走得更遠—他正在考慮進一步削
減公司稅。拜登曾批評川普的減稅政策太過魯莽,但拜登仍計畫對於年收入低於40萬美元(
約新台幣1296萬)的人維持減稅政策。
川普曾說他將透過石油鑽探來償還債務,《經濟學人》批評這是個荒謬的點子,因為聯邦政
府僅從石油中獲得極小部分的收入。此外,川普還計劃大舉提高貿易關稅,10%的關稅將為
美國帶來每年約3000億美元的收入,即GDP的1%,這部分主要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因為他們
將花更多錢在購買進口商品。儘管如此,一旦延長2017年的減稅政策以及推動其他新的減稅
措施,這些收入都將與之相抵,高盛銀行(Galdman Sachs)認為,最終仍是赤字略高。
相比之下,《經濟學人》認為拜登的財務政策更可靠。除了為國稅局提供更多資金來追查逃
稅行為外,拜登還提議對富人徵收一系列稅收,包括提高公司稅。然而即便民主黨贏得過半
國會議席、成功推行新稅,拜登也不太可能藉此有效縮減赤字,因為他曾經承諾,將恢復對
育兒家庭提供減稅、為兒童健保提供資金、免除學生貸款等,這些政見都需要錢。
《經濟學人》指出,分裂政府過去可能是財政緊縮的良方,因為民主黨的支出計畫會被攔截
,而共和黨的減稅計畫也會受阻,但如今卻非如此。過去兩年的兩黨分裂反而帶來巨額赤字
,因為雙方都不願意削減社會安全(國家退休金)和醫療保險(政府資助的老年人醫療保健
)支出,到2029年,這兩項支出將佔據所有聯邦支出(不包括利息支出)約 60%。
龐大美債怎麼辦?
對於解決聯邦債務,《經濟學人》指出兩個可能的方向:一是由「財政主導」,另一是透過
「金融抑制」。「財政主導」手段即央行藉由印鈔來彌補赤字,但此舉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從而削減民眾的儲蓄價值,這實際上等同變相徵稅。然而就目前看來,這在美國不太可能實
現,因為儘管財政形勢嚴峻,聯準會仍然選擇提高利率;「金融抑制」則使人們被迫向政府
貸款以控制政府的借貸成本。為了保護銀行免受擠兌,銀行必須持有大量國債,不過這將導
致美國政府債務出現一個龐大的、受限制的買家群體。
美國經濟要完了?
《經濟學人》指出,不久前,美國政壇的熱門話題曾是不斷膨脹的國債,然而在2024總統大
選中,如此重要的議題居然不見於任何民調之中。
川普的競選政策更是讓債務問題雪上加霜,如果他推動普遍關稅導致進口商品的成本增加,
就會加劇通膨;如果他繼續打擊移民將阻礙美國勞動力的成長,從而阻礙經濟發展。此外,
可能在川普政府再次擔任重要經濟職位的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曾考慮讓美元貶
值,以此作為減少美國貿易赤字的槓桿。《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的盟友則有意限制聯準
會的獨立性,要求聯準會決定美元利率之前必須跟總統協商。儘管無法確定川普是否支持這
些想法,但任何製造美元疲軟或侵犯聯準會獨立的舉措,都將使美國財政陷入惡性循環。
《經濟學人》指出,就算沒有上述負面因素,美國恐怕也已經陷入了溫和的債務漩渦。國際
貨幣基金組織認為,與其他影響供需的因素相比,寬鬆的財政政策已經成為通膨居高不下的
主要因素。高通膨是聯準會維持高利率的原因,從而提高了政府的融資成本。若按市場預計
,今年降息1.5個百分點,美國將在2024年支付約1.2兆美元的利息;然而若維持當前利率水
準,那麼這個數字將達到1.6兆美元,這4000億美元的差異,將使聯邦赤字增加1個百分點以
上。
《經濟學人》表示,若美國繼續按著當前的財政政策發展,將會使美國陷入一個令人不安的
新環境。由於實際利率相較新冠疫情前十年更高,公司和個人將面臨更高的融資成本,從而
拖累投資,最終拖累生產。政府將把大部分預算用於支付利息和支撐退休人員,壓縮用於公
共建設、科學研究、教育等的資金。在經濟成長令人失望的情況下,美國的債務問題只會更
加惡化,儘管這不是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但會削弱美國經濟成長的動力。美國幾十年來一
直領先所有其他富裕國家,但如今恐將落居人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