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5月份至今,立陶宛這個蕞爾小國一直在中國面前上竄下跳,看它就跟看小丑一
樣,背後的提線人,不用說大家也知道
這三年,台灣政府給的好處都裝進了一些立陶宛政客的腰包裡,但立陶宛企業、農場主的
損失只能由自己承擔。
5月12日,立陶宛舉行了首輪總統大選投票,由於爭取連任的瑙塞達(Gitanas Nausa
)在拉票時一番講話,刺激到了台灣當局。因此,立陶宛大選在台灣地區引發高度關注
5月7日,瑙塞達對媒體表示,有必要更改「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的名字,以穩定與中方的關係。
世界上另一個使用「台灣」名稱掛牌的地方叫索馬里蘭,這也是個非法政權,全世界沒有
一個國家承認。長年經濟崩潰,街上隨處可見「億萬富翁」因為貨幣嚴重貶值,只好將大
量鈔票放在路上
因此,對於DPP來說,如果立陶宛將它的辦事處改成「台北」,那麼它們的「投資」將全部
打水漂,畢竟這齣鬧劇的全部價值就在於立陶宛是首個使用「台灣」名稱掛牌的歐洲國家
在八名總統候選人當中,瑙塞達和排在第三的律師維格爾在電視辯論環節都主張去掉「台
灣」兩字,而排名第二的現任總理英格麗德·西蒙尼特則反對「向中國低頭」。
瑙塞達在進一步解釋此事說,辦事處應遵守國際標準,採用「台北」而不是「台灣」作為
名稱,他說他的競選團隊專家也評估過:該辦事處的中文名稱聽起來會讓人誤解,中國會
認為這是台當局試圖以違反國際標準的身份行事。
瑙塞達的腦子彷彿突然通了,但這主要是選舉壓力所導致,這三年來,立陶宛企業界已經
為此吃了不少苦頭,成了這場政治鬧劇的犧牲品
據立陶宛媒體稱,該國企業不僅無法將產品出口到中國,而且中國還有「長臂管轄」(學
習美國先進做法),連帶有立陶宛生產的零件的產品也在禁止範圍。
受到打擊的還有立陶宛農場主,比如在2022年春節,中國海關總署宣佈,「暫停接受自2月
9日後(含2月9日)啓運的立陶宛牛肉進口申報。」這項禁令直接衝擊到了立陶宛一整條產
業鏈,涉及8萬多個農業家庭和40多萬人的利益,而這個小國總人口也就200多萬,所以,
當瑙塞達打出「去掉台灣」這張牌時,選舉行情便水漲船高。
今天根據實時開票結果,瑙塞達最終以44.19%得票率高居榜首,他的對手英格麗德·西蒙
尼特為19.78%,由於無人超過50%選票率,因此決賽將在5月26日舉行。
總統大選聽起來好像是件很大的事,其實立陶宛這個小國就三個議題:
一、對中關係(自己折騰出來的)
二、俄烏衝突(是否繼續大力援助烏克蘭)
三、修憲(是否允許雙重國籍)
主張去掉「台灣」的瑙塞達明顯領先,這對美國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為了教育立陶宛,
美國副國務卿何塞·費爾南德斯來了,費爾南德斯在美國國務院領導著一個名叫
「The Firm」8人小組,專門為盟友應對所謂中國的「經濟脅迫」提供建議
立陶宛就是該小組重點「照顧」對象,因為立陶宛因「台灣問題」遭到了中國「經濟脅迫
」。所以,美國政府要為立陶宛提供貿易融資、採購協議和市場准入方面的一攬子援助
既然是美國重點「照顧」對象,那麼,瑙塞達為什麼還要強調改名?因為美國一切承諾都
是嘴炮,到現在也沒有買過立陶宛一塊牛肉,而之前的那6億美元「出口信貸支持」,則是
要償還本息的,因此,瑙塞達的腦子在選前就通了一下,想放點風給美國聽聽。
費爾南德斯駕臨立陶宛,帶著欽差傳旨的架式,據立陶宛LRT(國家廣播電視台)在投票前
一天報導,費爾南德斯贊揚了立陶宛政府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他提醒立陶宛要注重「價值
觀」原則,而不應注重出售更多大豆和牛肉。
翻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美國欽差跑到立陶宛「觀察」大選,就是在警告瑙塞達,如果你還想再幹五年,就得繼續
自殘下去,為美國「守節」,但問題是,立陶宛折騰三年,從美國這裡得到的只是一朵「
民主小紅花」。畢竟,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美國欽差兩手空空而來,講的只是「價值觀」,這怎麼讓人為你「守節」?費爾南德斯要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那當然是讓臺灣繼續掏錢
但台灣當局覺得已經給得夠多了,又是向政客行賄,又是投資立陶宛半導體等產業,得到
的不過「Taiwanese」這樣一塊不明不白的牌子,而其他「邦交國」都沒有得到這麼多的
好處,後果很嚴重
立陶宛這場折騰三年多的鬧劇,從頭到尾就是「美國」挑起的,目的就是為了給中國添惡
心,波羅的海三小國很適合這種角色,立陶宛體量足夠小(小螞蟻從來不怕大象),同時
,立陶宛又可以利用其歐盟成員國身份把節奏帶起來,進而綁架歐盟。
美國當時的計劃是只要立陶宛用「台灣」命名,歐洲就會有更多國家跟進,但現在有哪個
歐盟大國還會為這件事搭理立陶宛,人家犯得上陪你這個小不點跟中國折騰嗎?
歐洲搞不動,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還跑到澳洲勸「改名」,結果澳洲外長明確表示,
「駐澳洲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改名沒有可能性,並強調了一個中國政策,立陶宛總理希
莫尼特則跑到倫敦訴苦,希望英國能進口一些本國產品,但英國給它的只有援助以外的一
切支持
台灣呢?當時台灣說要進口立陶宛的蘭姆酒、啤酒、巧克力和牛肉,立陶宛被迫在上海港
調頭的貨船可以轉向高雄。可能有人還記得,綠營政客跟杜蚊子大秀「民主」蘭姆酒的照
片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立陶宛跟台灣當局可算是棋逢對手,詐騙犯與詐騙犯的至尊對決,雖然瑙塞達想要「改正
錯誤」,但這種政客的話不必太當真,在美國出面施壓的情況下,瑙塞達就算連任也很難
修復對中關係
立陶宛政客不是政治能力問題,純粹是智商問題,立陶宛這幫人到底想要什麼,「民主夥
伴」雙方都心知肚明,台灣當局認為是一次性買斷,而立陶宛則是把牌子當成「年卡」,
要每年充值加碼
立陶宛官方上周在接受台媒採訪時很委婉地說了:即便是改名,也不會在總統上任後馬上
發生,而是要通過程序
這意思還不清楚嗎?台灣當局趕緊充值續費!否則,就會通過改名程序。
但最噁心的不就是那個拉皮條的「燈塔」嗎?立陶宛作為一個小國,捲入中美的磨盤之中
,能有什麼好果子吃,中國一定會繼續施壓立陶宛,直到它改正錯誤為止。
當瑙塞達在動搖時,過兩天或許島內會傳來一個聲音:每人一天18公斤蘭姆酒,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