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uyuan (小志)
2024-06-24 07:40:291.媒體來源:
自由
2.記者署名:
陳成良
3.完整新聞標題:
台灣推動無人機軍備 面臨中國供應鏈挑戰
4.完整新聞內文:
《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台灣正積極發展自己的無人機部隊以因應中國潛在威脅。然而,
台灣面臨棘手問題:對於戰場上影響深遠的小型、低成本無人機,絕大多數都來自中國,而
中國正是台灣的主要安全挑戰之一。
根據報導,無人機在烏克蘭衝突中的關鍵角色已被充分證明,幫助烏克蘭抵禦了人數更多裝
備更強的俄軍進攻,同樣的戰略局勢可能在台灣也會出現,因為中國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海
軍,還聲稱台灣是其領土一部分,並保留使用武力統一台灣的選項。
台灣正在積極學習烏克蘭的防禦策略,並計劃與民間公司合作建立「國家無人機隊」。據台
灣國防部透露,他們計劃未來5年投資約新台幣53億元,從民間廠商購買大約3200架無人機
。然而,這一數量與需求相比仍然遠遠不足。
據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的資料顯示,烏克蘭每月消耗約1萬架這類無人機。華盛頓智庫
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戈麥斯(Eric Gomez)指出:「烏克蘭教會我們
這種衝突會消耗大量物資。如果補給存在挑戰或不確定性,那麼台灣在衝突開始前進行大規
模儲備並保護這些儲備至關重要。」
烏克蘭最初大量使用中國大疆創新(DJI)生產的現成無人機,隨後迅速發展了使用進口中
國零部件的本地無人機產業。然而,台灣無法採取這種方式,因為存在中國供應商可能協助
中國軍方對台灣使用的無人機進行駭客入侵的風險。此外,作為一個島嶼國家,台灣在遭遇
封鎖時可能無法獲得無人機供應。
德國「無人機產業洞察」(Drone Industry Insights)公司執行長瓦克維茨(Kay Wackwit
z)表示:「中國的產業規模使其能夠以低價大量生產無人機及其零部件。如果需要大規模
生產,就需要低價。」
台灣無人機大廠雷虎科技的董事長陳冠如指出,雲台系統是無人機中的關鍵零部件之一,結
合了光學鏡頭、熱感應器和穩定器,是任何偵察無人機的核心。雖然台灣已生產許多雲台組
件,但由於勞動力成本高昂,大多數部件仍需運往中國進行組裝。
另一家無人機製造商智飛科技的創辦人黃重生分享了他尋找本地供應商的艱辛經歷。當該公
司開發原型無人機時,他嘗試用澳洲的引擎替代中國產品,但發現成本高達原來的20倍。最
終,他選擇與本地供應商合作,經過多次會談才達成協議。
報導還指出,美國也意識到台灣擁有一支強大的無人機部隊的迫切性。去年,五角大廈啟動
了「複製者計畫」,旨在在18至24個月內部署「數千架跨領域自主系統」,以因應中國不斷
增強的軍事實力。6月19日,美國國務院批准了一項價值3.6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其中包括
約1000架無人機,包括「彈簧刀」自殺式無人機。
台灣也正在投資反無人機系統。在2022年,台灣士兵在金門島上投擲石塊擊落一架飛越軍營
的中國無人機,引發了對抗無人機的急迫需求。此後,台灣軍方開始與當地雷達技術新創公
司創星未來科技(Tron Future Tech)合作,開發能夠干擾中國無人機的系統。
專家指出,台灣需要進一步擴展其國防產業的規模。卡托研究所的戈麥斯表示:「台灣的國
防產業不是不夠好,而是需要更大規模的發展。」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tinyurl.com/2yp247f2
6.備註:
這個我知道
無人機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