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abox (呂雅筑)》之銘言:
: 昨天看總裁介紹賓拉登
: 賓拉登他爸在賓拉登十歲時候就死了
: 賓拉登拿了一部分遺產 3億美元
: 當時估計他的財產達到3億美元,
: 但是現在一般認為只有2,500萬
: 雖然也有說2500萬的
: 但是那是1967年耶
: 你妹的
: 你1967年有3億美元或2500萬美元
: 不是爽過就好?
: 幹嘛還學壞!!
網路上說賓拉登含着金湯匙出生是富二代,這沒問題。
他出生的時候,老拉登已經在沙特打下一片江山,和皇室稱兄道弟,政商界通吃,在建築
業順風順水,承包了大量政府工程,甚至還出任市政工程部長,擁有幾十億美元的資產(
上世紀70年代)
老拉登在1967年去世,當時賓拉登才10歲,在55個孩子中排第17位,地位不高,家族掌
舵人是在他兄長手裡
有一種說法是賓拉登拿到了幾億美元遺產。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分到多少遺產,老拉
登也沒有留下遺囑,剩下的大部分資產,仍然要維持家族企業的運營
他真正能動用的,是賓拉登家族的一個公共銀行賬戶,整個家族成員都能支配使用,你
也可以理解成零用錢賬戶,誰有需要就從裡面拿
賓拉登自從在全世界開始放煙火,家族就已經和他釐清了界限。所以直到今天,沙特賓
拉登集團還活得好好的,和基地組織創始人「賓拉登」沒有任何關係
其次是性格,有文章說賓拉登從小聲色犬馬,流連於燈紅酒綠的舞廳,甚至還為脫衣舞娘
爭風吃醋,又是在亂編
不能因為這個人罪大惡極,就過分臆測他的私生活紊亂
實際上,賓拉登整天沉默寡言,他經常獨處沉浸在宗教教義中,在家族裡沒有多少存在感
而且他不近女色,為了避免被異性吸引,在17歲時就選擇結婚
在他身上,伊斯蘭的烙印非常深,從小接受原教旨主義的教育
什麼是原教旨主義?
你可以把它簡單理解成,嚴格遵守某個宗教教條的群體,而且特別保守,排斥任何外來思
想,會用信仰理念去指導一切現實
它不局限於某個教,基督教,猶太教,天主教,佛教,伊斯蘭教等等,甚至是各種主義各
種流派,都會有原教旨主義
如果你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但凡某個地區的原教旨主義者越多,就意味着這個地區越落後
,戰亂越頻繁,貧富差距極大
比如中東的許多伊斯蘭國家,雖然宗教勢力強勢,仍然難以阻擋外來文化的入侵,尤其是
世俗化進程的浪潮。當現代文明的開放自由與包容,和宗教思想的傳統保守並存時,衝突
就很難避免
尤其中東國家的經濟發展單薄,以石油為主線,看上去富麗堂皇,但世俗化的繁榮福利,
並沒有完全普及到中下層百姓身上,導致富者流油,窮者流血
宗教勢力不會眼睜睜看着世俗化浪潮衝破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所以會將所有社會矛盾都推
給世俗化,推給外來「邪祟文化」,然後制定各種嚴苛教條,比如女性要穿黑袍戴黑紗,
禁酒禁豬肉,每天三四次禱告,公共場所約束舉止等等,用《古蘭經》來指導現實一切。
如此才能保持一個民族的「純潔性」,這就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特別強調一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不等於恐怖主義,裡面也有保守溫和的穆斯林,他們對
恐怖分子特別憎惡
或者說,我們不能把伊斯蘭教看成一個整體,因為它分為兩大派別,每個派別又有許多細
分支派,非常凌亂
歷史淵源就不展開了,只說下結論:
伊斯蘭教分為什葉派和遜尼派。
信奉什葉派的國家,主要是伊朗和伊拉克,對信徒的掌控力很強,一般沒有脫韁野馬般的
瘋子;
信奉遜尼派的國家,在中東佔了絕大部分,像沙特等海灣國家,思想保守激化,信徒對外
排斥,容易出亂子
兩個教派都認為自己是正宗的,是對方曲解了經文,互相看不對眼,常有矛盾衝突
遜尼派下的一個分支叫瓦哈比派,這個教派更加極端,甚至會毀掉墓穴,因為他們認為,
穆斯林應該只信仰真主安拉,不能哀悼死者
他們還主張聖戰,要將伊斯蘭推向全世界,和所有世俗化國家為敵,並且只給異教徒兩個
選擇,要麼皈依,要麼死亡
只會打嘴炮的瓦哈比信徒,就是原教旨主義者;不僅打嘴炮,還在全世界放炸彈的瓦哈比
信徒,就是恐怖分子
那麼,中東有哪個國家信奉瓦哈比派?
沙烏地皇室成員也全部是「虔誠信徒」,將瓦哈比奉為國教,在全國推廣高壓管理制度,
以穩定政權
賓拉登從小就在瓦哈比主義的熏陶中成長,身上的原教旨烙印特別深,他把宗教當成生
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嚴格遵守教義,尤其體現在生活中
他不允許家人使用任何電器,哪怕是在炎熱潮濕的沙特,也不能開空調、用冰箱。他的孩
子患有氣喘,醫生建議在家中備上萬托林和吸入器,但賓拉登拒絕了,禁止使用任何現
代處方藥
大學時期,他碰到了兩位伊斯蘭學者,其中一位是鼎鼎有名的「全球聖戰之父」阿扎姆,
他成為了賓拉登的導師
可以說,大學時期的賓拉登已經是標準的極端瓦哈比主義者,乾柴火石碰到一起,沒
有一簇火花是無辜的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整個伊斯蘭世界的自由戰士同仇敵愾,全跑去支援阿富汗,成
立各種「聖戰組織」
聖戰這個詞,在今天看來基本和恐怖主義沒什麼區別,可在當時,這些自由戰士在西方眼
裡是對民主自由的追求,是對獨裁的吶喊反抗,是英雄的化身
這些自由戰士裡,包括了賓拉登
他每天搜尋阿富汗新聞,憂心忡忡,認為有一股邪惡力量在控制穆斯林土地
一開始他忙於籌措資金給阿富汗抵抗軍提供支援,在清真寺和家族中籌到大量資金,
然後購買食品、藥品和武器,並組織司機開卡車把這些物資送到阿富汗人民手上
沙烏地政府和人民也為阿富汗戰爭捐贈了大量資金,很多沙烏地男人自願投入到戰場中。
後來,賓拉登乾脆輟學,和阿扎姆兩人跑去阿富汗,成立了一個辦公室,叫「幫助之家
」,專門登記戰士行蹤,負責後勤運輸和人員派遣
弄了一段時間,賓拉登不滿足於此,而是進一步參與聖戰,建立訓練營,成立自己的戰
鬥小組,扛着槍與別人一起上戰場,甚至讓自己的大兒子進入戰鬥營,推向最前線
每個人都知道拉登家族在阿富汗戰場做出了很多努力,卻沒想到老拉登的兒子,竟然能冒
着危險在前線戰鬥,感到十分震驚
也因此,賓拉登成了戰爭英雄代表,受到許多沙烏地人和其他國家穆斯林的尊敬和愛戴
美國在反蘇戰爭中,提供了各種新式武器(有償),賓拉登也成功進入了美國中央情報
局的視野
在美國眼裡,他就是一名充滿國際主義精神的英雄,聽話懂事,指哪打哪,是一名堅定盟
友;可在賓拉登眼裡,美國就是下一個蘇聯,是伊斯蘭世界的侵略者
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美國艦隊從海上進行支援轟炸,整個黎
巴嫩很快陷入戰火,大量房屋摧毀,無數人流離失所,首都貝魯特甚至出現了大屠殺
這件事讓賓拉登深受震撼,在之後的回憶中說:「當我看着黎巴嫩那些被拆毀的塔樓時
,我想到我們應該摧毀美國的塔樓,讓他們嘗到我們的滋味。」
自始至終,賓拉登都對美國抱有極大敵意,但他很會掩飾自己,裝成溫順聽話的走狗,
一邊索要經費培訓戰士,一邊發育自己的隱藏勢力
他從中央情報局學到了大量偵查、作戰、審訊和謀略等知識,拿着美國劃撥的大量經費,
在阿拉伯世界修建十幾處徵兵基地,培訓了幾萬名聖戰組織者,用來抵抗蘇聯
1988年,賓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組織,野望逐漸展露
此時的蘇聯,已經準備撤軍,敗局已定。
反擊戰爭的勝利,在美國人眼裡是自己和西方國家的人道主義干涉所致,賓拉登卻認
為是《古蘭經》的光輝仰仗,是伊斯蘭戰士浴血奮戰的成果。
雙方的理念,從抗擊蘇聯這件事的立場,就已經有了不可彌合的矛盾
是什麼導致了賓拉登和美國徹底翻臉?
因為海灣戰爭
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後,本·拉登和追隨者回到了沙烏地阿拉伯
兩伊戰爭也才剛剛結束,伊拉克和伊朗互相打得鼻青臉腫,伊拉克還欠下800億美元外債
,石油嚴重減產,經濟大幅衰退
薩達姆作為伊拉克總統,中東狂人之首,鐵腕手段非凡,非常好戰
賓拉登不喜歡他,認為他沒有在穆斯林土地上建立一個宗教政府,並非信徒,而且還嘲
諷薩達姆,說他「一刻都停不下來去惹是生非」。
1990年2月,薩達姆向科威特和沙烏地提出免除400億美元的貸款,被拒絕了
薩達姆又要求追加300億美元無息貸款,並放言:「如果你們不給錢,那我就自己把它弄
到手。」
他認為科威特只是一個小國,直接率領大軍入侵科威特,花了兩天時間就完全佔領,卻沒
想到整個阿拉伯世界沸騰起來
伊拉克的軍事實力很強,薩達姆的中東稱霸計劃更是昭然若揭,沙烏地擔心下一個就輪到
自己,以自身戰五渣的士兵,再配上精良的美式裝備,最終仍然等於戰五渣的實力。
賓拉登知道皇室的顧慮,他站出來表忠心,願意帶領手下一萬兩千名武裝精良的老兵奔
赴戰場,以閃電般速度捍衛伊斯蘭最神聖的土地
賓拉登是戰爭英雄,人氣極高,號召力強,這是皇室所顧慮的,因此既沒有答應, 也
沒有拒絕
最終,沙特皇室向美國發出邀約請求軍隊駐紮。美國大感欣慰,因為這是入駐沙特控制中
東油氣資源的最佳時機。
賓拉登成功被激怒:「難道薩達姆軍隊比蘇聯的還要厲害嗎?不,我們不需要美國人!
」
他認為沙烏地皇室在犯罪,眼睜睜看着美國人褻瀆聖地。可當時的他羽翼未滿,勢單力薄
,單方面指責反對沒有任何意義。
賓拉登對皇室的忠誠很快變了。
1990年秋天,美軍大量湧入沙特,許多沙特男子感到被冒犯,賓拉登看到一排排女兵時
,直接大罵說竟然讓女人來保衛沙烏地男人
另一方面,美國和盟國在波斯灣陳兵70萬,要打一場認真的戰。
面對大軍壓境,薩達姆並不畏懼,因為從紙面數據來看,伊拉克的正規軍接近百萬,僅坦
克就有5600輛,火炮3800門,飛機770架,他還斷言:「美國連一萬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
不起。」
這是實情,美國國防部曾模擬海灣戰爭的傷亡數字,預估死亡人數在1.7萬,並提前預備
了數萬個裹屍袋,大家都充滿顧慮。
薩達姆沒想到的是,美國根本沒有在地面進攻的打算,全程玩空襲,派出戰斧和夜鷹輕鬆
越過防線,精準打掉了後方的雷達機場還有指揮部,所有飛機還沒起飛就被轟成殘骸
海灣戰爭結束,全世界才發現自身和美國的真正代差,美國人也不知道自己竟然這麼厲害
,敵人會這麼脆弱
伊拉克雖然輸了,國際聯盟並沒有趕盡殺絕,給薩達姆留下喘息空間,甚至還保留了不少
軍隊實力。兩萬美軍就這樣順理成章留在沙特,以防備伊拉克突襲
賓拉登怒不可遏,在清真寺說:「美國士兵繼續留在沙特, 這證明我預測完全正確,
世俗污染已經蔓延開來了。」
沙烏地皇室急忙站出來支持美國:「儘管美國人不是穆斯林,但他們是來保衛伊斯蘭教的
,所以理應得到我們的支持。」
如此一來,那些原教旨主義者,極端瓦哈比主義等勢力,全部公開抗議,甚至主張推翻
皇室的統治,認為皇室站在了美國以色列這邊
賓拉登給沙烏地國皇寫了一封信,指責皇室背叛伊斯蘭教義,是在引狼入室。
皇室大怒,雙方矛盾不可調和。
1991年,賓拉登自知無法立足,逃亡到北非,去了蘇丹。
這時期,賓拉登的遠景目標有了徹底變化,那就是讓中東地區徹底擺脫西方干涉,推翻
君主政體和世俗政府,讓伊斯蘭教成為世界上唯一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