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公民科解題 高中老師狠批:整學生整過頭

作者: ap88994433 (Xiahouyuan)   2024-07-14 03:21:00
※ 引述《abcdragon (香蕉龍)》之銘言:
: 某國研究指出:障礙兒童就學期間鮮少參與畢業旅行,因為學校規劃畢旅時,常習慣性略
: 過討論障礙兒童需要的支持措施,而障礙兒童也少有參與意願。從社會規範之作用來檢視
: 此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切?
: (A)將障礙兒童的不願參與視為理所當然,將限縮其自我發展
: (B)校方未能輔導障礙兒童提升人際互動之自信心,顯有失職
: (C)若校方強迫障礙兒童須參加畢旅,反而未能尊重其自主性
: (D)學校未提供畢業旅行替代選項,已構成對障礙兒童的歧視
: 張雪雲表示,做題老師看到第一題就卡關,因為「不同老師的觀點,就會有不同看法和答
: 案」,她認為這題四個選項都是合理的,而類似的題目,這並不是唯一,直言這份考卷「
: 整學生整過頭了」,就連解題老師作答都沒有把握。
恕刪
偏題一下
看到推文裡面有這樣的想法
→ x: 最討厭低能文科 自以為是真理的答案 114.34.222.36 07/14 02:14
→ x: 還頭頭是道 低效社會就是這些不可 114.34.222.36 07/14 02:14
→ x: 量化的詭辯造成的 114.34.222.36 07/14 02:14
不能你學不會或不想學就說他低能啊
這跟不懂科學就說你是女巫
然後把你丟到火上烤的愚民北七有什麼不同
也許這個題目出的確實是不好
每個人都有他心目中的最佳答案
但這個社會但凡有一絲「文化」與「人性」
那麼這位推文所謂「不可量化的詭辯」就是必要的
比方說法律制度的懲罰的程度
在古代動不動就殺頭、肉刑
現代卻是用所謂人性化的方式執行死刑
或是用剝奪其權利(經濟、身份等)來取得對應的懲罰代價
而法律的懲罰程度很明顯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
甲要唯一死刑、乙主張依行為區分處罰程度
那麼如果乙勝出了
丙又說他偷一個鍋子要坐牢十年才能防微杜漸
丁又說這樣的輕罪罰錢就好
丁勝出了
接下來又會有人爭辯說要罰多少云云....
一個腦袋一張嘴就會有一種想法
你要怎麼量化每個人的思想行為?
只能讓「多數人」覺得可以的選項慢慢析出至今
是故現行的所有規範制度以及思想標準
都是人類幾千幾萬年「詭辯」而來的暫時最佳解
包括現在推文所討論的內容
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某些人的想法,或許過個十數年這個題目的答案就會完全不同?
回到這則推文的討論上
我想表達的是,這樣的題目存在還是有其必要性(內容的質好不好另當別論)
因為每個區域的人類社會總是需要一個「難以量化的量化」標準
就像題幹上所說:依據「社會規範」去選出最佳的答案
你說社會規範這樣是要選A,我說要選D
這樣一來「社會規範」這個名詞就會定義困難
如果每個名詞都這樣紛紛擾擾,社會一定會動盪不安
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用專業去給這些名詞定義,或定義名詞
儘管可能有爭議(專業性的問題)
但對於題目及其目的,倒是沒什麼問題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