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長跑要結婚、還是維持現狀? 心理師建議3考量
2024/08/20 21:26 自由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對交往8年的情侶,正思考著他們要不要結婚。然而,因為雙方
家庭背景不同,在幸福環境長大的男方,渴望組織家庭;而從小單親的女方,認為結婚不是
必要程序,因此,兩人決定前往諮商。諮商心理師謝昀融提供3個考量點,雙方對家庭的想
像是否一致;婚後身分的想像是否一樣;成為家人之後,如何解決衝突達成新的共識。
謝昀融在臉書專頁「象家園心理諮商所」發文指出,婚前溝通,是為了更了解彼此,給對方
更多「思考」適應婚姻的信心,而不是「說服」對方進入婚姻。所以,溝通過程一定要能夠
真實地坦承內在想法與擔心,有時觸及交往時的不愉快經驗,也值得好好檢視與澄清誤會。
他提供了3個方向給愛情長跑的伴侶們,讓雙方能釐清彼此的擔心。
對於家庭的想像是否一致
謝昀融說,在決定是否進入婚姻、共組家庭之前,對於家庭的想像是必要的溝通項目。思考
結婚後要住哪裡;要不要和某一方的父母同住;未來要不要有小孩;經濟與工作條件的態度
與分配、家務分工的計畫等;婚後如何經營感情(是否要過節、雙方家人的交流等);彼此
對於性生活的想法與觀念;政治宗教信仰的態度。
透過彼此對於家庭的想像來了解雙方對於婚後生活的期待,而能夠慢慢形成兩人成家之後的
共同目標。
婚後身分的想像是否一樣
謝昀融提到,我們常常聽見結婚的人會抱怨「對方婚前婚後不一樣」。有時候我們會忽略轉
換身分的狀態下,心理狀態也一起發生變化的情形。當心理認定對方是要相守一輩子的時候
,更難理性地去思考身分轉換時需要的心理調適,很容易覺得一切應該是理所當然的生活著
,但是交往時的期待總是和成為丈夫或妻子是不同的。
而且,這個期待不只是對對方的期待,還包含對自己成為這個角色的期待,擔心自己做不到
時,認為自己沒有信心勝任成家之後的角色,就很難給予承諾。
成為家人後如何解決衝突
謝昀融分享,衝突管理是需要在婚前溝通的。所謂衝突管理是兩人在面對意見相左、各執己
見時,處理衝突的溝通模式,以及嘗試在彼此立場看到對事件的期待與需求,並且在衝突處
理之後找到解決辦法來達成新的共識與目標。這麼做可以降低未來共同處理衝突時的困難。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774663